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五億元科技券接受申請

時間:2016-11-22 03:15:20來源:大公網

  圖:創科局局長楊偉雄表示,科技券計劃可推動中小企善用科技服務及方案,提升營運效率,同時亦為本地科技方案服務締造商機

  【大公報訊】記者張月琪報道:今年《施政報告》公布以先導形式推出的五億元科技券計劃,昨日起接受申請,推動中小企善用科技服務及方案,升級轉型,並為本地科研提供者締造商機。任何於本港有實質業務運作最少一年的中小企,均可提出申請,政府最多資助20萬元,評審主要視乎預算、推行細節是否合理,以及服務供應商是否有不良紀錄等。有評審委員表示,會首要考慮申請企業是否採用本地科研產品,又期望申請後最快一個月可獲批款項,讓企業盡快獲得資助。

  創新科技署昨正式推出科技券計劃,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表示,中小企佔本港企業總數98%以上,科技券計劃提供誘因,推動中小企善用科技服務及方案,提升營運效率。當局希望透過計劃,促使私營機構投資創新科技,以提高生產力及長遠競爭力。

  項目須12個月內完成

  政府會以2:1的配對方式,向每家合資格中小企及其相關企業批出最多三個項目,提供累計上限為20萬元的資助。所謂相關企業,即是按照《商業登記條例》以不同業務登記的企業,但由相同人士在有關企業分別持有30%或以上擁有權。獲批的中小企須投入項目成本起碼三分一的資金。

  項目須在12個月內完成,完成後,政府會向獲批企業發放核准資助。考慮到中小企有不同的業務和科技需要,政府建議中小企在檢視業務運作後,按自身需要尋找合適的科技顧問公司或供應商並報價。

  根據創新署展示已填寫的表格範本,中小企可以採用不同科技方案,包括預約安排及輪候管理系統、擴增實境技術系統、大數據及雲端分析方案、車隊管理系統以及定位服務等。申請人亦需要簡述採用技術後預期效益概要,包括具體及可量化的成果。

  合資格的申請將由「科技券計劃委員會」評審,該委員會由工業總會副主席嚴志明擔任主席,成員來自工商界、科技界、專業服務界。審批準則包括建議項目會否有望增強申請企業的競爭力,如有助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以及升級轉型等,其餘準則包括預算及推行細節是否合理,以及顧問或服務提供者會否有不良紀錄。

  料撥款最快一個月

  身兼「科技券計劃委員會」委員的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稱,各委員擅長不同領域,相信不同委員會參與不同項目審批,有必要時會邀請申請者講解項目。他稱個人傾向考慮中小企所採用的方案或科技,是否由本港的人員研發。他又期望,每個申請項目經委員會審批後,可以盡快獲得政府撥款,預計由申請至撥款最快要一個月時間。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