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孫凌奕報道:公立醫院覆診輪候時間長,醫院管理局早前推出「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10月中起由三區擴至12區,公院門診高血壓及糖尿病人可選擇跨區就診。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張偉麟表示,保守估計12區約有2.6萬病人和260名醫生參與計劃,相信實際參與人數將會超過預期。
新推展的九區包括東區、南區、灣仔、九龍城、深水埗、葵青、西貢、沙田及元朗,醫管局於八月開始邀請新一輪醫生,10月中發信招募新一輪病人。截至10月31日,12區共有8031名病人、199名私家醫生參與計劃,包括新增九區的100名醫生,先導計劃三區的逾8000名病人。
張偉麟稱,根據先導計劃三區屯門、觀塘、黃大仙的經驗,病人參與率約為15%,原預計6000病人及60醫生參加,實際參與人數結果超過預期,故有信心擴至12區後,實際參與人數高過預期。醫管局打算,公私營協作計劃明年再增四區,後年推至全港18區,預計屆時有350名醫生參與,惠及3.5萬病人,並考慮加入一般精神疾病、認知障礙症等新病種,料可助普通科門診紓緩7%至8%求診病人容量。
76歲的唐女士家住鰂魚涌,患高血壓十多年,昨日報名參加計劃。她稱過往每三個月覆診一次,每次搭巴士到西灣河普通科門診診所,次次不同醫生診症,擔心醫生未必熟悉其病情。經護士介紹得悉計劃,發現住所附近已有三間私家診所可選擇覆診,覺得「好方便」。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蔡啟明稱,先導計劃推行兩年期間,17名醫生因為退休或診所搬遷等原因而退出計劃,病人退出率約5%。他稱,該計劃由十月起,病人可跨區就診,藥物名單新增八種藥物,如胃藥、止痛藥等,保證病人轉往私家診所,可獲處方與公院相同的藥物。在該計劃下,病人向參加計劃的私家醫生求診,每次費用45元,每年有10次限額,私家醫生可獲最高3034元資助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