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義工聯盟兒童發展培育基金以「三方供款」形式,為領取綜援和全額或半額津貼的學童,提供儲蓄配對基金。
大公網11月5日訊(記者▉楊州/揚州▉)香港義工聯盟兒童發展培育基金啟動禮,今日假長沙灣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舉行。兒童發展培育基金主席鍾瀚德表示,參加兒童及其家人在兩年的儲蓄期的每月儲蓄目標為200元,以協助參加兒童累積儲蓄,從而實踐其個人發展規劃。
社會福利署向17間學校批出了13個校本「兒童發展基金」計劃,包括深水埗街坊福利會小學、五邑工商總會學校及長沙灣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作為第三批校本計劃之一的合作機構義工聯盟,今日舉行義工基金啟動禮,主禮嘉賓包括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義工聯盟主席譚錦球、義工聯盟副主席馬浩文等。
張建宗致辭時表示,兒童發展基金除了培養兒童的理財意識,還建立正面的人生觀、提升抗逆力及才能,在首兩年中發現自己的興趣,並將儲蓄繼而用於個人的學習發展,同時家長在這三年的過程中與子女加強溝通,亦有利於親子關係。
深水埔街坊福利會小學校長嚴佩瓊致辭時表示,學校將安排十次聯校學生培訓,以教導學生訂立個人發展計劃,並提供理財訓練工作坊等活動,學生嚴謹執行儲蓄計劃,分配儲蓄和開支,掌握理財的生活技能。她續說,學校有八成多學生來自領取綜援、全額或半額津貼的低收入家庭,計劃有助他們增長見聞及提升自信。
該計劃共三大部分,即個人發展規劃、師友配對及目標儲蓄,每名學童將配對一名友師,定期會面、分享個人經歷,在師友及義工聯盟的指導下,訂立短期及長期的個人發展目標,完成首兩年的儲蓄計劃,即每月200港元的目標儲蓄額,基金及社署為該學童提供相應的儲蓄配對金,兩年儲蓄合共14400港元,第三年友師及家庭將協助學童達成發展目標,如升學進修等。
參與計劃的友師李澄幸表示,一名友師要負責3至4名兒童,每個月至少要與該兒童見面一次,與他聊聊天,關心他的近況,有沒有遇到困難的事,甚至探索他的個人興趣等,同時義工聯盟不定期會舉辦工作坊,讓兒童及家長一起參加,吸引更多理財信息及強化溝通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