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林偉光夫婦設計牙線棒,三年內奪四個國際獎項\大公報記者何進昇攝
創業並非年輕人專利,年過半百的林偉光夫婦,臨近退休才投資逾300萬元創業,設計牙線棒,於三年內奪四個國際獎項,似乎一帆風順。不過對他們來說,始終擔憂產品未能回本,隨時輸了時間又輸掉金錢。對於年輕人來說,他們形容創業是「無得輸」,即使生意失敗,也贏得經驗和知識,一生受用,鼓勵年輕人應該勇於創業。\大公報記者 何進昇
林氏夫婦於2014年憑第一代牙線棒奪得「德國iF產品設計大獎」,其後發明第二代牙線棒,去年獲得美國「Good Design Award」及香港工商業設計大獎,今年初更奪得「意大利A' Design Silver Award」產品設計銀獎,上月獲日本「Good Design Award」通知獲獎,將於本月28日赴日本出席頒獎禮。
挫折也贏得經驗知識
林氏夫婦形容心情矛盾,既為獲獎感到興奮,又擔心牙線棒投資未能回本。林偉光指,2011年至今已投資超過300萬元,當年可用來投資住宅物業,「好彩有做室內設計,而且儲到錢,如果叫年輕人拎幾萬蚊出嚟投資,仲要守業,並唔係一件易事。」
一邊經營室內設計生意,一邊研發牙線棒,林偉光形容「拉力好大,好似打兩份工咁,日頭做工程監督,夜晚做牙線棒設計」。
年過半百跳出「舒適區」創業,問及創業心態與年輕人有何不同,林偉光直言年輕人創業「一定贏」,「創業需要投放時間、金錢、心機和熱誠,如果事業發展得好,自然會成功,但即使失敗,創業過程亦學到嘢,可以影響一生,所以係唔會輸,輸咗都贏到好多經驗同知識。」他說,以中年人年紀應該準備退休,創業令不少家人擔心,失敗除了失去金錢和時間外,亦贏不到經驗,再沒有青春和魄力經營生意。
市面以外國品牌為主
林太則認為,青年人做事理想化,「想做就做」但缺乏經驗,「(我們)睇住嚟做,搣搣嚇(資金)就唔好搣,否則返唔到轉頭。」
林太形容創業最困難的地方,是從無變有,「因為唔知咩為之好,當時又無3D打印,由做模型到正式生產用咗年幾時間,使咗超過一百萬,感覺好似傾家蕩產咁,好擔心▉會唔/會晤▉賣得」。她希望青年人不要輕易放棄追夢,堅持才會有出路。
林偉光稱,牙線棒研發投資仍在「耕種期」,未知何時有收成。香港市面的口腔護理用品,以外國品牌為主,他的牙線棒要突圍而出,可謂相當困難,他稱,最困難是公眾對口腔護理認知不足、不懂用,並認為口腔護理用品並非必需品,只好努力向公眾推廣使用牙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