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多名激進反對派人物當選立法會議員,其中不乏年紀很輕的前「佔中」者,「佔中」一役使他們成名,因此當選了。正如當年反23條使一批大律師成名,也當選了立法會議員,更成立了公民黨。是的,每一個時代,每一個特殊的事件,都有一批當時得勢的反對派趁着機會成名,成名後就踏入立法會。
「政治表演」惹民怨怒
一批又一批的反對派人士藉着成名而進入立法會後,幹了些什麼?曾經有一批目前已退休的反對派議員,心中的確想學執政者,當時他們參政的目標是控制議會,選特首,當特首,控制政府,再利用香港進行反中央政府的「大事」。不過,許多年過去了,他們一事無成,絕大部分先後退出了立法會。當然,從政者享受過權力的滋味後,要完全放棄並不容易,退下來依然想指點江山,方法就是培養自己的接班人,並希望將來自己有能力指揮這批接班人。
不過,這批人頭上的光環,經過時間的沖洗褪色了,所屬政黨的影響力下降了,立法會議席減少了。今年立法會選舉,就有數名前立法會議員在這場選舉中失敗,他們的失敗也導致整個政黨面臨亡黨的壓力,整個政黨沒有任何人當選立法會議員,或只剩下孤單的一個人仍留在立法會,今後想在傳媒爭取曝光的機會也減低了。
相反,今年立法會有多名單槍匹馬的激進參選者當選,他們成功的方法也一樣,是靠某些「事件」使他們成名,成名之後就進入立法會。數十年過去,進入立法會的反對派,就是靠這一套方法。
今年,個別激進反對派人士之所以當選,就是因為激進的候選人吸引了激進的選民。的確,激進的選民是增加了。增加的原因,是他們失望了,他們對過去支持的溫和反對派失望了,這批人在立法會當了十多年議員,爭取到了什麼?他們一事無成,除了領取多年的立法會議員薪酬及津貼之外,沒有任何可以稱為成功的事跡。
他們甚至比不上一些不斷在地區掛上「成功爭取」布條的區議員。區議員「成功爭取」到的東西也許是芝麻綠豆的事,但總算是「成功爭取」。而目前剛退下來或敗選的前反對派議員們,過去幾年連一點「成功爭取」也爭不到。去年,8.31決定更將這些人奪權的企圖粉碎,奪權大計落空了,執政的美夢破碎了。
他們之中,仍有人在發夢,期望推翻8.31決定,重新開始爭取行動。但是,灰了心,死了心的人更多。灰了心,死了心之後,對立法會還有什麼期望?唯一的期望是破壞及賺取當立法會議員的可觀收入。對那些連賺錢養活家人的能力也沒有的人來說,當立法會議員是不錯的「工作」。這批人對政府的工作及如何制定政策之事可以完全不懂,他們所需要的只是表演,政治表演,以吸引傳媒報道,希望下一屆立法會選舉有足夠的曝光而再度當選。為了表明自己是激進反對派,以吸引激進選民的支持,他們表現得相當「勇武」,部分更打出香港「獨立」「自決」的旗號。
關心香港前途的人也許會擔心,本屆立法會會一事無成,每一個法案和撥款的申請都會因「拉布」而無法通過。是否需要擔心,取決於以下兩個條件:
第一個條件是,自認為建制派的立法會議員,必須有自己正確認識和心態。全世界任何國家或地區的執政黨議員,都不會自稱自己的任務是監督政府,而是旗幟鮮明地與反對派對着幹,阻止反對派在立法會或國會搞破壞,搞「拉布」。
過去,香港有一些建制派議員受到傳媒影響,在一些問題上,往往與反對派站在同一立場,表明要當政府的監督者,真是莫名其妙。立法會裏人人都在監督政府,那等於說立法會清一色是反對派,如果建制派議員不清楚自己的角色,那就自稱反對派好了。
警方執法毋庸顧慮
建制派議員有了自己正確認識和態度後,就應該為政府的政策保駕護航,不論誰當特首,都應如此。但是,過去有一些建制派議員在記者追問其立場時,總是喜歡說什麼「是其是,非其非」的套話空話,好像不這麼說不夠「中立」,而「中立」是自己的基本立場。這是非常錯誤的思想。建制派的議員應該知道,他們之所以能當選立法會議員,就是靠着支持政府的選民以他們的選票將其送入立法會的。不能夠旗幟鮮明地支持政府,就是擔心會被傳媒抹黑。
實際上,不論他們怎麼做,怎麼自稱「中立」,傳媒立場是清晰的,支持反對派的傳媒永遠會對其抹黑。只要建制派議員立場堅定,為政府政策護航,激進反對派想在立法會上搗亂也都不容易。
第二個條件是,警方的執法。立法會議員沒有絕對特權,如果他們想進行政治表演而違反了法律,警方應該執法,應該主動地制止。警察的工作就是維持治安,在所有的地方維持治安。誰說警察不能進入立法會?不能進入大學校園?只要通過必要的、正常的法律程序,警方應該,也可以進入香港境內的任何地方執法。
旺角暴亂已經有兇徒被判罪,相信對部分自稱「勇武」的反對派人士來說,有一定的警示作用,這也包括候任立法會議員。在他們想於立法會搞「勇武」行動前,需三思。
資深評論員,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