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蘇思棣吹笛伴奏\受訪者供圖
蘇思棣與太太張麗真都是蔡德允的門生,亦是中文大學藝術系同學。他笑稱:「有啲嘢好難講,古琴她學得早過我,但而家我彈古琴多過佢,崑曲我早過佢接觸,但而家佢唱崑曲多過我。」
蘇太太是本地資深崑曲導師,亦在浸會大學教授崑曲課程。蘇思棣說,現在仍吹笛,是因為替太太做伴奏。
除了在浸會教崑曲,蘇太每周六下午在文化促進中心教授崑曲,亦與一幫熱愛崑曲的朋友成立曲社。太太教崑曲或曲社活動,只要有空,蘇思棣就會吹笛伴奏。
蘇氏夫婦一人精通習琴,一人擅於唱曲,但沒有為子女發展設界限。「我哋無特別要求一定要等孩子繼承,等佢哋選擇自己想走嘅路。」子女從未學過古琴崑曲,也繼承了父母良好音樂天賦。他說,有一天,兒子與太太去崑曲社,兒子從未接觸過工尺譜,卻很快掌握到其中的節奏,「我個仔聽音好敏感,邊啲人唱歌音準,佢一聽就知道,呢個『得嘅』,呢個『唔得嘅』,佢都會同我講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