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房屋署就曉明街公屋項目優化方案諮詢觀塘區議會
【大公報訊】記者曾敏捷報道:房屋署就曉明街公屋項目優化方案諮詢觀塘區議會,爭取地區支持,惟多名議員不滿當局未有解決交通問題,要求房屋署擬備更詳盡方案後再提交區議會討論。房署承認,項目預計可提供1080個單位的建屋目標或會有變動,但承諾會就計劃再諮詢區議會房屋事務委員會。
觀塘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昨日開會討論曉明街公屋發展計劃,多名議員質疑,項目設計優化後仍無理順屋邨接駁至觀塘地鐵站的行人連接系統,故對項目有保留。候任立法會議員兼觀塘區議員柯創盛批評,當局不斷在區內加建公屋,但文件並無詳細交代交通影響評估,議員若盲目支持項目是不負責任。區議員譚肇卓則關注,項目由擬議的一座公屋大廈變成兩座,可提供單位由1100個減為1080個,可住人口反而增至3030人,並認為議題涉及公屋設計修訂,不應在交通及運輸委員會討論。
單位數目或有變動
房屋署高級建築師蔡詩敏指,觀塘區議會在2014年已通過支持項目發展,整個項目發展參數不變,但因應地區意見優化設計,大廈一變二是有助改善通風及減少對周邊學校的影響。由於地盤位處山坡,地界問題仍在與其他部門商議中,影響可建樓面,故最終單位數目可能仍有變動。
房屋署高級土木工程師李潤祥稱,觀塘安達臣道至港鐵站有多層平台,連結山上至港鐵站的接駁行人通道正在陸續規劃及興建,可望疏導人潮。交通評估顯示,擬議項目落成後,附近的曉光街早上繁忙時間每小時增加127架次小型車輛,料可應付有關增長。
昨日會上並討論觀塘商貿區的行人環境改善計劃,議員普遍認同起動九龍東辦事處提交的建議方案,包括通過擴闊行人路、興建接駁行人隧道或天橋、提升後巷環境等,優化區內行人環境及道路網絡。不過,有議員關注擴闊行人路等建議會否對行車造成不便,加劇區內交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