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投稿 [email protected]
青年讀書薈>>>
「我多麼希望,有一個門口,早晨,陽光照在草上。我們站着,扶着自己的門窗,門很低,但太陽是明亮的。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着,不說話,就十分美好。」這是詩人顧城的詩,撇開其個人遭遇,作品永遠是乾乾淨淨,如同孩子夢境一般。
娜
尤
香港尚青文社成員。尚青文社為本地青年創辦的青年文學社,擁有微信訂閱號和電子雜誌刊物,定期刊登香港青年原創或推薦美文,每月還舉辦一場讀書會
詩人在1979年7月給謝燁的情書中寫道「你看着我,回答我,每走一步都有回聲。我完全忘記了剛剛幾個小時之前我們還很陌生,甚至連一個禮貌的招呼都不能打。現在卻能聽着你的聲音,穿過薄薄的世界走進你的聲音,你的目光,走着卻又不斷回到此刻,我還在看你頸後的最淡的頭髮。我覺得你亮得耀眼,使我的目光無法停留」。
桃花源倫常慘劇兩死
如果說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住着一個兒時的自己,那麼詩人的一生都未從他的童話中走出來。他用孩子的筆觸,眼睛和心,來表達自己真實的感情。簡簡單單,卻透着十足的震懾力。他一生都未從自己幻想的烏托邦走出來,這也正驗證了詩人最終在新西蘭的激流島,自己夢境中的桃花源所造成的不幸(註:顧城斧頭擊傷妻子謝燁致死,隨後大樹下自縊)。
顧城當年初見謝燁時的信,處處流露愛情的甜蜜和憂傷,簡簡單單,帶着大地的氣息。那是一顆未經過紛擾世事的心,對着另一顆心的讚美和期許。即使我們現在讀來,依舊能感受到詩人猶如兒童般的稚拙。
「小燁:
到南京站時,別人佔了你的座位,你沒有說話,就站在我身邊。我忽然變得奇怪起來,也許是想站起來,但站了站卻又坐下了。我開始感到你、你頸後飄動的細微的頭髮。我拿出畫畫的筆,畫了老人和孩子、一對夫婦、坐在我對面滿臉晦氣的化工廠青年。我畫了你身邊每一個人,但卻沒有畫你。我覺得你亮得耀眼,使我的目光無法停留……晚上,所有的人都睡了,你在我旁邊沒有睡,我們是怎麼開始談話的,我已經記不得了,只記得你用清楚的北京話回答,眼睛又大又美,深深的像是夢幻的魚群,鼻線和嘴角有一種金屬的光輝,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就給你念起詩來……
顧城1979年7月」
「小燁:
收到你寄出的避暑山莊的照片了,真高興,高興極了,又有點後悔,我為什麼沒跟你去承德呢?斑駁的古塔夕陽孕含着多少哲理,又萌發出多少生命,無窮無盡的鳥沒入黃昏,好像紛亂的世界從此結束,只有大自然,沉寂的歷史,自由的靈魂。太陽落山的時候,你的眼睛充滿了光明,像你的名字,像輝煌的天穹,我將默默注視你,讓一生都沐浴着光輝。
我站在天國門口,多少感到一點恐懼,這是第一次,生活教我謹慎,而熱血卻使我勇敢。
我們在火車上相識,你媽媽會說我是壞人嗎?
顧城1979年8月」
童稚天真眼光看世界
如果說天才的存在都有他們獨特的條件,那麼顧城一生都如孩子一般在謝燁的陪伴下生活着,他的內心從未真正進入社會,他用孩子的眼睛,孩子的心去感受大地。在謝燁的陪伴和保護下,使他能夠依照自己的心意生活,避免了世俗的規則約束和羈絆。也是這樣生活在孩子的夢境之中,用他童稚和天真眼光看待世界。他相信自己愛戀着全世界,也在自己的奢望中相信世界遵從他的規則。
《遠和近》
你
一會兒看我
一會兒看雲
我覺得
你看我時很遠
你看雲時很近
《安慰》
青青的野葡萄
淡黃的小月亮
媽媽發愁了
怎麼做果醬
我說:別加糖
在早晨的籬笆上
有一枚甜甜的
紅太陽
終知悉真實善惡並存
顧城為自己搭建的桃花源,烏托邦,這個童話世界,使他從此再也沒有走出來。他活在自己的規則之中,也最終死在自己的情緒之下。
這也是當面對詩人的死訊時,大家的極大震撼之處。從表面看起來,他是那麼一個溫和的人,有着自己的童話王國,孩子般的純真心境,可在這樣孩子般的心境裏,同樣有着外人所不知的洶湧奔騰。這樣的激烈情緒也同時存在在我們每個人的本性和心中,但是我們在社會的規則和潛移默化中,都默默的掩蓋住了那情緒,而詩人沒有,他活在了自己的世界之中,當情緒跳脫到理智之外,那麼苦難便也到來了。
詩人穿過了這薄薄的世界,看到大地上的美麗和醜陋,他願意永遠做個任性的孩子,用自己的筆觸留下他的童話世界。
《我是個任性的孩子》
我希望
每一個時刻
都像彩色蠟筆那樣美麗
我希望
能在心愛的白紙上畫畫
畫出笨拙的自由
畫下一隻永遠不會
流淚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屬於天空的羽毛和樹葉
一個淡綠的夜晚和蘋果
我想畫下早晨
畫下露水
所能看見的微笑
畫下所有最年輕的
沒有痛苦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