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失業綜援回歸後新低

時間:2016-09-19 03:15:19來源:大公網

  領取綜援個案連續64個月下跌至接近24.1萬宗,創15年低位,失業綜援更是連續83個月下跌,是回歸以來新低。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昨表示,數字反映只要就業市場穩定,很多健全的受助人都會選擇自力更生。有立法會議員指出,政府近年不少政策鼓勵基層市民工作,如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令本港就業情況持續穩定,接近全民就業,期望政府及商界繼續提升員工待遇,釋放更多勞動力。\大公報記者 張月琪

  領取綜援數字持續下降,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強指出有兩個主因,首先,失業綜援連續下跌83個月,反映政府鼓勵市民就業的政策有成效。他稱,自最低工資開始實施後,員工工資水平受到保障,加上最近實施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計劃,鼓勵了更多家庭就業,即使經濟前景不明朗,本港仍處於接近全民就業狀態,反映大部分市民均願意自力更生,期望政府及商界繼續合力提升員工待遇,藉以釋放更多勞動力。

  整體個案創15年低位

  郭偉強又指出,綜援個案中,最主要受助人為長者,近年政府推出不同扶貧項目均涉及長者,包括長者生活津貼及關愛基金的牙科資助等,他認為,綜援予人負面印象,不少長者轉而申請長生津等項目,金額較低但可擺脫負面標籤。

  張建宗昨日在網誌透露,七月底領取綜援個案連續64個月下跌至接近24.1萬宗,比六月再跌約1200宗,是2001年4月以來新低,受助主要為年老個案,佔60%。失業綜援則連續下跌83個月至約1.5萬宗(僅佔6.3%),是1997年5月以來最低。他認為,數字反映綜援計劃受助人以老弱傷殘人士為主,只要就業市場穩定,很多健全的受助人都會選擇自力更生。

  統計處數據顯示,本港最新失業率(今年五月至七月期間)維持於3.4%,連續四個期間不變,同時有七個行業的失業情況略有改善,包括被指處於寒冬的零售業,由年內高位5.6%,下降至5.5%。

  張建宗又透露,社會保障在本財政年度的經常開支預計約421億元,即每天發放約1.15億元,佔政府開支12.1%,充分發揮扶貧安老助弱,構建關愛共融社會的安全網角色。

  72%長者受惠福利政策

  現時全港有41個社會保障辦事處,每月合共處理的各類個案逾105.8萬宗,其中佔最多數是正領取每月2495元的長者生活津貼個案,達到約43.6萬宗。約22.8萬宗領取無經濟門檻要求的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逾1.5萬宗是廣東計劃下的高齡津貼,領取無經濟門檻要求的高額傷殘津貼和普通傷殘津貼者共13.8萬宗,其中約四分一是長者。總括來說,現時香港約117萬名65歲或以上的長者人口中,約84萬人(佔總數72%)受惠於各項公共福利金或綜援計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