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內地藥品集採 企業報價不得低於成本

時間:2025-07-25 05:02:39來源:大公报

  【大公報訊】記者劉凝哲北京報道: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深化醫保改革等情況。針對備受公眾關注的藥品集採問題,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施子海表示,國家醫保局堅持「穩臨床、保質量、防圍標、反內卷」原則,已經研究優化了具體採購規則。

  藥品價格直接影響醫療費用,以「團購」方式進行的藥品集採讓百姓獲益。2018年以來,國家層面已開展10批藥品集中帶量採購,覆蓋435種藥品。集採治理了藥品價格虛高,降低了群眾用藥負擔。不過藥品集採也引發一定爭議。今年初就有來自上海醫療界的代表委員質疑集採低價藥品效果不佳,公眾也產生疑慮。

  近期,國家層面的第11批集採工作已經啟動。施子海表示,國家醫保局優化了具體的採購規則。在報量方面,醫藥機構可以通過選擇報具體品牌的量,把自己認可、想用的品牌報上來。在中選規則方面,優化了價差計算的「錨點」,不再以簡單的最低價作為參考,同時報價最低企業要公開說明報價的合理性,並承諾不低於成本報價。

  在質量保證方面,要求投標藥品的生產線兩年內不存在違反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的情形。一些企業濫用自主定價權,通過醫療回扣、帶金銷售、壟斷控銷等手段干擾市場秩序。施子海表示,國家醫保局建立了醫藥價格和招採信用評價制度,由省級醫藥集中採購部門根據法院判決或者行政處置對企業開展信用評級、分級處置,打擊不正當競爭。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