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大專生分享義工經驗(大公報記者葉漢亮/攝
大公網9月17日訊(記者葉漢亮)兩名大專生從義工活動中啟發自我,提升生活滿足感。過去一年,她們為患有抑鬱症單親家庭的姊弟提供義務學業輔導,更以小遊戲方式開解兩姊弟,提升他們的社交技巧及自信心,從中兩名義工了解助人自助的真諦。
兩名教育大學四年級女生陳嘉瑤、古芷甄去年參與浸信會愛▉群/羣▉社會服務處「結伴成長計劃」,以家訪及親子活動方式,支援精神復元人士子女的學業及身心靈發展。
陳嘉瑤及古芷甄二人表示,她們為兩名來自單親家庭初小學生提供義務輔導。該家庭是新來港人士,爸爸因意外突然離世,媽媽患有抑鬱,並要長期服藥,家中除兩名小孩外,亦有一位年長嫲嫲要照顧,兩名小孩與媽媽缺乏溝通,導致在人際交往欠缺自信。
古芷甄稱,參與此項義工服務後,不時與個案中的媽媽聊天,開解她心中鬱悶,對精神復元人士有了更多理解,發現精神復元人士其實與普通人無異。她表示,透過義工服務可從不同角度去看事物,過程中發現可做到助人自助。陳嘉瑤則指,她會透過與小朋友玩小遊戲,打破彼此隔膜,建立友誼,令受助人打開心扉,了解受助人的真正感受。
浸信會愛▉群/羣▉社會服務處2014年展開的一個調查,收集了37名義工問卷意見。調查發現,義工從事義務工作後,生活滿足感提升了9.3%,對精神復元人士的排斥及恐懼亦減少了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