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12月19日訊(記者 李柏濤) 全球化智庫(以下簡稱「CCG」)今日(19日)在北京總部舉行「CCG改革開放四十年系列新書」發布會,其最新研究着作《那三屆:77、78、79級的歷史記憶》、《大潮澎湃:中國企業「出海」四十年》、《全球化向何處去:大變局與中國策》,以及《中國走向全球化——親歷開放戰略與經貿政策研究》首次與廣大讀者見面。
昨日(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CCG推出的四本書亦從不同角度回顧了改革開放走過的歷程。其中,《大潮澎湃:中國企業「出海」四十年》是由CCG主任王輝耀及CCG副主任兼秘書長苗綠所著,共分為上、中、下三篇,總結了中國企業40年全球化征程,指出十大「出海」路徑,並根據企業全球化道路上的挑戰提出相應建議。
《全球化向何處去:大變局與中國策》同樣是由王輝耀及苗綠主編,全書共分為上、中、下三篇,囊括了內地全球化領域學者們眼中的「中國方案」,旨在為世界、為全球化貢獻「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該書得到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趙汀陽等學者的推薦。
《那三屆:77、78、79級的歷史記憶》是CCG推出的《那三屆》系列第三本,彙集陳平原、錢穎一、孟曉蘇、徐小平、湯敏、左小蕾等知名學者、官員、企業家、作家、律師等約四十位「那三屆」優秀代表的勵志故事、思考與夢想,如今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
《中國走向全球化——親歷開放戰略與經貿政策研究》由CCG高級研究員、商務部前副司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前研究員李羅莎所著,共分為上、中、下三篇,集結了從1998年至2016年間,作者親歷參與的與國家對外開放重大戰略和經貿政策研究相關的成果,不僅實錄了中國對外開放的若干重大戰略研究,也論述了中國經貿的具體政策舉措。
王輝耀表示,在改革開放四十年中,我們積累了很多成功經驗,發展民營企業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國企業四十年的出海潮中,很多都是民營性質,「所謂市場經濟也是要開放民營、外資等多種形式的企業。」在昨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接受表彰的100人中,接近10%都是民營企業家,王輝耀認為,這等於是在全世界面前釋放出了尊重民營企業家的信號,體現了對民營企業的重視,說明中央的方針不會變。
據了解,CCG長期致力於人才全球化、企業全球化、全球治理等領域的研究。在「全球化」概念遠未如今天這般被國人廣泛接受的時期,CCG便長期研究移民、留學等全球人才議題,探尋中國企業的全球化之路,積極推動全球化理念在中國的傳播。進入「全球化3.0」時代以來,CCG始終關注 「人的全球化」呈現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