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范寧說,集團將集中透過自然增長的模式發展業務
范寧(John Flint)今年初出任滙豐控股(00005)集團行政總裁以來,昨日首次舉行策略簡報會。他指滙豐的未來策略是加快發展具優勢的業務,特別是亞洲區業務,並提出八項「優先策略」,冀於2020年之前,將有形股本回報率(RoTE)提高至11%,並投資150至170億美元(約1170至1326億港元)推動業務發展。現行派息和股份回購政策則維持不變。/大公報記者 黃裕慶
范寧提出的發展策略,與前任行政總裁歐智華的思路可謂一脈相承。他在簡報會上表示,集團的現行策略行之有效,但承認為股東帶來的回報未如理想。在2017年,滙控的RoTE為6.8%。至於將目標由原來的股本回報率(ROE)改為RoTE,其中一個原因是,其他同業大都以RoTE來衡量回報表現。
滙豐在未來三年(2018至2020年)的目標,是在每個財政年度的經調整收入增長都高於支出增長的情況下,於2020年前達至11%以上的有形股本回報,並投資150至170億美元推動業務發展。
目標收入增幅超支出
至於小股東較為關心的派息政策,范寧表示,未來三年將維持現有的派息水平(即每年合共派息51美仙)不變,並於適當情況及獲得監管機構批准下回購股份,以對銷在以股代息計劃下所發行的股份。集團財務董事麥榮恩補充說,現時並沒有固定的派息比率。
為了達至目標,滙豐冀於2018至2020年達至中單位數的收入增長、低至中單位數的營業支出增長,以及每年約1至2%的風險加權資產(RWA)增長;並期望在2020年之前,將收入佔風險加權資產(列帳基準)平均值的比率,由2017年約5.9%提高至大約7%。
另方面,滙豐將維持其普通股權一級資本(CET 1)比率於14%以上,而過去五個季度,其CET 1均維持在此水平以上。截至2018年3月底,滙控的CET 1為14.5%。
暫無意採收購兼併方式
范寧又提出八項優先策略(詳見附表),主要是發展大方向,當中包括加快集團在亞洲的業務增長(見另文)、提高在英國按揭市場的佔有率和擴大工商客戶基礎,以及將美國業務扭虧為盈。麥榮恩表示,美國分支機構仍有剩餘資金被困,未來有望透過派息回流集團。此外,美國利率正常化,也有助集團改善收入表現。
范寧又說,集團將集中透過自然增長的模式發展業務,暫時無意採取收購兼併的方式,以免分散注意力。不過他補充說,並非完全不會考慮,前提是能配合集團的自然增長發展方向。
滙控昨收76.95元,微升0.5%。倫敦早段報726.4便士(約76.3港元),跌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