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大公時評/以抗戰記憶鑄魂 用愛國教育築基\沈威

時間:2025-08-31 05:01:25來源:大公报

  距離新一份施政報告發表不足一月之際,行政長官李家超走訪西貢斬竹灣抗日英烈紀念碑園、參觀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以實際行動詮釋「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的核心主張,這對於推動抗戰記憶走進大眾視野,讓愛國精神在香江大地扎根生長,具有積極意義。

  西貢斬竹灣抗日英烈紀念碑園被納入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標誌着香港抗戰歷史在國家記憶中的重要地位。李家超在紀念典禮上宣布將為全港40多個中共抗戰遺址加設紀念及資訊牌,有關做法是對歷史記憶的「活化工程」:過去散落於社區、山林間的抗戰遺跡,或許僅存於老一輩的口述中,或掩埋在史料文獻裏,而設立資訊牌,無異於為這些「沉默的歷史見證者」賦予話語權。

  康文署近期啟動多個抗戰活動,包括香港歷史博物館與國家博物館合辦的展覽,從國家視角梳理14年抗戰脈絡,清晰闡述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與東方主戰場貢獻;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與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合作的展覽,則聚焦粵港地域特色,還原兩地人民並肩抗敵的往事。兩者一宏觀一微觀,一國家一地域,共同構成完整的抗戰歷史敘述。

  參觀期間,李家超還向學生介紹東江縱隊文物背後的故事。青少年是歷史傳承的核心群體,他們對抗戰歷史的認知深度,直接關係到愛國精神能否代代相傳。

  傳承愛國精神,需要久久為功。李家超在過去兩份施政報告中都曾提及抗戰,早前發布《施政再報告》四集短片,其中一集是關於愛國主義教育,再到如今一系列紀念活動落地,可見政府將抗戰記憶傳承與愛國主義教育納入長遠施政框架,期望透過抗戰紀念活動塑造年輕人愛國情懷。

  李家超率領的香港特區政府通過優化遺址、推出展覽、傳播影像等多種方式,從根源上重塑香港的歷史記憶與國家認同感,反映政府力圖將抗戰記憶融入教育體系、文化構建等長期政策,成為推動香港與祖國同心同行的精神支撐。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