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人民.大公」灣區智匯政策圓桌會前海舉行 專家共探灣區規則銜接政策創新

時間:2025-09-01 05:02:45來源:大公报

  圖:第二屆「人民.大公」灣區智匯政策圓桌會8月29日在中國人民大學深圳研究院前海院區舉行,圍繞「強化大灣區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的政策創新」展開深入研討。\大公報記者李望賢攝

  第二屆「人民.大公」灣區智匯政策圓桌會於8月29日在中國人民大學深圳研究院前海院區舉行,會議由中國人民大學與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聯合舉辦。來自粵港澳三地的政府、企業、高校和研究機構代表再聚前海,圍繞「強化大灣區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的政策創新」的主題,聚焦政策協同、公共服務、統一市場等大灣區建設的「關鍵堵點」與深圳改革的「核心賽道」展開深入研討,以智庫成果轉化推動制度型開放,以跨域對話凝聚發展共識,為粵港澳大灣區打造高質量發展典範注入堅實智慧動能,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向新而行。

  大公報記者 李望賢、毛麗娟深圳報道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院長王廷惠,深圳報業集團總編輯、深圳特區報總編輯唐亞明,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黨工委副書記梁珂,深圳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范偉軍,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燕繼榮,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胡偉星,香港律師會副會長黃巧欣,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智庫副總監王曦煜、智庫副總監陳蒙等出席會議。

  林尚立在開幕致辭中表示,「人民.大公」灣區智匯政策圓桌會由中國人民大學與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聯合發起,致力讓「創新理念」轉化為灣區建設的「實踐成果」,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公共政策創新與大灣區融合發展深度結合。他指出,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是大灣區打通「制度壁壘」、實現「深度融合」、激發「創新活力」的關鍵所在。

  構建統一規則 完善協調機制

  當天,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深圳)中國公共政策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鵬發布研究報告《從制度之異走向制度之利:政策創新推動大灣區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報告分為三個方面。

  首先,規則銜接與機制對接關乎大灣區一體化發展質量的核心:粵港澳大灣區「一國兩制三法域」的特點導致市場規則、法律體系、監管標準等存在顯著差異,成為要素流動和產業協同的深層制約。其次,政策創新和推進需兼顧區域內差異性與協同性的動態平衡: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大灣區政策設計需既要尊重三地制度差異,又要逐步構建統一規則,完善協調機制,形成差異化協同模式。再次,發展模式創新需要「試點─推廣─立法」的循環機制:政策創新需經歷「局部試驗─效果評估─全域推廣─法律鞏固」的遞進過程,控制改革風險和有效保障發展成效的穩定性。

  倡建更多「功能性融合發展區域」

  林尚立作會議總結指出,需建立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大灣區工作機制與平台,強化硬聯通、軟聯通、數聯通。關於大灣區未來格局,他提出「一國戰略、結構性安排、融合性發展、多維性供給」思路,建議構建更多「功能性融合發展區域」(如橫琴、河套、前海),助力大灣區居民和企業獲取更多資源,更好共享港澳制度優勢,同時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打造世界級城市群。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