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星期,本地幾乎所有從事與酒有關行業的人都忙個不可開交,當然亦包括我自己。在香港已有20年歷史的國際葡萄酒及烈酒展覽會(Vinexpo),今年吸引逾千參展商參加,全球同業匯聚香港,自然帶動了周邊大量與葡萄酒相關的活動和會議,在城市不同角落進行。
在國際酒罎享負盛名的Vinexpo,20年前首次進軍亞洲,選擇了香港作為其遠東地區B2B展覽的首辦城市。今年的展覽會剛完滿結束,一連三天的展覽吸引來自30個國家,1300多家參展商,當中不乏全球知名的酒莊、酒廠,展期內共舉辦了50場講座、品酒會與大師班,堪稱亞洲區同類活動中最具規模的一個。
早前Vinexpo Hong Kong 2018與權威組織國際葡萄酒及烈酒研究所(IWSR)公布最新市場分析預測,指中國將於2021年超越英國,成為全球第二大最具價值的葡萄酒市場,料屆時中國市場的葡萄酒銷售額將飆升至230億美元。今天回看,Vinexpo當年進軍亞洲,選擇香港作為據點實在是早着先機,看準香港在葡萄酒貿易市場的獨特優勢。
香港對外與國際接軌,對內供應中國龐大市場,特別在2008年2月起取消葡萄酒稅,大大加強香港作為亞洲葡萄酒貿易與分銷中心的地位。根據貿發局的數字,取消相關稅收後,葡萄酒進口總值由2007年的16億港元,增加至2017年上半年的57億港元,增幅超過3倍,市場發展速度驚人。
香港能借助國內葡萄酒市場這道「東風」,繼往開來,除了保持良好營商環境外,培育相關專業人才亦是關鍵。事實上,政府多年來都有協助業界加強人才培訓,職業訓練局多年來培訓不少侍酒師與餐飲業前線員工,又透過國際廚藝學院,提供葡萄酒鑒賞及相關業務的商業管理課程等。但要吸引更多青年人入行,為業界提供新血,我們需要思考如何增加誘因,讓我們的青年人早一步接觸葡萄酒業,提升興趣,發展志業。
不少朋友都知道我如何跟葡萄酒結緣。也是二十年前,因仰慕法國紅酒文化,我在大學畢業後「膽粗粗」到法國酒莊做學徒,第一份工是在波爾多柏翠莊園(Château Petrus),恰巧當年收成好,每天清晨4、5時開工,一路摘葡萄到中午,做到腰酸背痛,不過付出體力換來眼界大開,能夠看到法國傳統酒莊整個釀酒過程,就已值回票價。在酒莊的日子雖然不算長,但卻終身受用,由落手落腳摘葡萄、學釀酒,到外出見客,建立人脈,累積下來的經驗與知識,為我今天的葡萄酒事業打下重要基礎。
其實香港與法國波爾多之間,無論是政府層面或是工商界,關係一向密切,在旅遊、貿易和投資方面都素有合作,曾共同推廣葡萄酒與亞洲美食搭配,又透過兩地培訓機構合作,為廚師提供交流機會等,每年由旅發局主辦的「美酒佳餚巡禮」就因為得到波爾多方面的參與而辦得有聲有色。
適逢今年是「美酒佳餚巡禮」十周年,旅發局正與波爾多商談未來的合作方向,作為旅發局產品及活動委員會的負責人,我要感謝特區政府多年來的支持,更希望香港和波爾多未來能夠有更全面的合作。事實上,在我認識的年輕人中,不乏對葡萄酒文化有濃厚興趣,若他們也能如我一樣,有機會到世界各地認識當地的市場,深入了解葡萄酒業的具體運作,不單止對他們而言是難得的學習機會,也能為業界未來培養重要的生力軍。
香港旅遊發展局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