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沙中線」港鐵紅磡站月台擴建工程「剪筋」事件,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昨日的最新回應是:政府正密切注視有關調查,在適當時候會作出決定,不排除有需要時啟動獨立調查。
另方面,有消息說,特首林鄭月娥下周中旬要率團訪問歐洲,未必等得及港鐵公司最快本月十五日才能提交的報告;因此,政府下周初宣布成立獨立委員會就「剪筋」一事進行調查,並非不可能。
事實是,以林太一貫辦事認真的性格及不喜歡拖沓的作風,眼前港鐵公司就「剪筋」一事作出的回應,包括主席馬時亨的「佢哋話OK就OK」,以及日前的「唔知邊個剪」、「唔知剪幾多」等一連串糊塗「解畫」,以至外間反應越來越大,林太肯定是不會「收貨」的。
不過,眼前就「剪筋」事件的各方跟進,必須關注及遵守一個大前提,就是事件不容政治化和無限擴大的「公眾審判」。
事實是,就近日事態發展,反對派議員昨日在立法內會上提出要運用「特權條例」賦予的權力,撇開政府,自行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傳召港鐵公司及各相關人士進行聆訊。
對反對派提出的這一動議,建制議員未予苟同,認為由政府委出由法官主持的獨立委員會進行調查,效果會更為理想,可避免將事情政治化。
對此,「公民黨」楊岳橋指責建制派議員「怕講政治就不要做議員」。這完全是片面和荒謬之詞。講政治不是「怕不怕」,而是「該不該」。「剪筋」問題是一個工程技術問題,對錯與否、有何後果、有多嚴重,都必須由專業人士經過切實調查後作出回答。至於責任方面,當然涉及權力和問責,要查有無人失職甚至企圖隱瞞,但這也是涉及監管制度而不是政治問題。楊岳橋一口咬定調查「剪筋」不要「怕政治」,司馬昭之心,確是路人皆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