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國家領導人峰會即將在加拿大魁北克上演。談到此次峰會,各界不約而同地用「史上最分裂」來形容。相似的一幕已在日前G7財長會上演,美財長姆努欽成了六國一致討伐的對象。對特朗普來說,G7峰會就是場「鴻門宴」,儘管其十分不情願,但被迫無奈,不得不硬着頭皮去接受這場「以一敵六」的鏖戰。
貿易關稅問題是無法迴避的焦點,G7也因此變成了G6+1。自六月美國對盟友加徵關稅正式生效以來,歐、加、墨均矢言報復,歐盟委員會日前已批准了相關報復清單,並將於七月生效。目前,特朗普並未有任何妥協的跡象,歐洲反制也已箭在弦上,美歐貿易戰一觸即發。
G6+1的分歧遠不限於關稅問題。無論是「巴黎氣候協定」、自由貿易秩序及和平與安全等全球性問題,還是伊核協議、中東等地區性問題,美歐立場均南轅北轍。在G6領導人集體訴求與特朗普「美國優先」理念間根本找不到契合點。
實際上,G6也非鐵板一塊。六國雖有一致利益,但參會盤算各不相同。加拿大是此次峰會的東道主,輿論分析其可能帶頭「圍毆」特朗普。有白宮官員透露,美正制定針對加拿大採取更多經濟處罰措施。英法德被稱為歐洲「三駕馬車」,三國雖在反對美貿易保護主義上立場一致,但英同時會顧忌脫歐後的美英關係,法要爭奪歐洲主導權,德要捍衛傳統價值觀和多邊體制,在應對特朗普步調上不會完全一致。日赴會不光希望美對日赦免加徵關稅,還要堅定支持特朗普,加固美日同盟。
曾幾何時,G7作為「富國俱樂部」,團結協作,其樂融融,談笑間就已敲定了全球格局。然而,近年來,G7風光不再,再難以唯我獨尊,閉門決定全世界的命運。
從G7到G8,再到G8變G7,直到今天的G6+1,昔日的「富國俱樂部」正在走向沒落。當俄加盟G7時,不會有人相信莫斯科會融入其中。烏克蘭危機後,俄被除名早在預料之中。二○○八年金融危機後,沒有新興大國的參與,西方已無力擺脫危機,G20作用凸顯,取代G7成為國際經濟秩序重建的重要平台。
G7不再刻意展示團結,分裂已是即成事實,西方同盟的喪鐘敲響。七巨頭聚首,除一番唇槍舌劍的激烈爭執外,恐一事無成,連共同聲明都難達成。現在的G7既解決不了全球貿易問題,也解決不了地緣政治問題,淪為名副其實的「清談館」。失去美國的G7,已不再是G7,剩下的G6群龍無首,各懷鬼胎,更是一盤散沙。G7前景如何?借用特朗普最喜常說的一句話: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