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發展創科需「勤練內功」

時間:2018-05-29 03:15:37來源:大公網

  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就支持香港發展國際創科中心作出重要指示後,國家科技部、財政部隨即出台政策,解決了兩地科研項目跨境資助的瓶頸問題,令國家科研項目經費「直通香江」。這一重大政策突破,不僅直接為香港科研界爭取到更多國家資助,有助提升本港創科成果的產學研轉化效率;更重要的是讓香港的科創界人才也有機會參與內地的科研項目,通過兩地攜手,發揮巨大協同作用,以香港所長,服務國家科研需要,共同為建設科技強國貢獻力量。

  一直以來香港並不缺乏創科人才,但卻因政策缺乏、租金高昂等原因,無法營造有利創科發展的環境,以致香港錯失了許多機會。目前,確實需要透過發展創科來調整本港經濟結構,以解決支柱產業太過單一,過度依賴金融、地產業的問題。參與國家創新科技發展,藉由打造國際創科中心,給香港科研學者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舞台和「用武之地」,有助加速本港先進科技技術的成果轉移和產業化,於宏觀層面,更可以此提升創科業在整體經濟中的比重,推動本港經濟結構轉型和長期穩定發展。

  應該看到,在當前的時代發展坐標下,區域地區發展還有一個更加宏大的社會經濟結構布局背景需要重視,那就是粵港澳大灣區規劃。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及大灣區建設,是完全不同於改革開放初期的產業轉移。香港發展創科,關鍵在於「勤練內功」,強化自身產業基礎,從內部尋找產業動能,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鏈和能量循環圈,成為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有生力量,同時發揮優勢貢獻國家。這個大背景和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是一脈相承的。

  大灣區建設,標誌着兩地合作進入了全新的區域性融合階段,是從區域經濟發展甚至國家發展大局出發,通過協同發展粵港澳三地,形成系統整合的整體效應,推動形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產業布局方面,深圳是全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研發和製造基地,東莞是世界知名的製造業基地,珠海設有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及珠海橫琴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山是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市和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市,廣州是南方政治經濟中心及交通樞紐。大灣區的互補模式,更能突出香港的國際創科中心優勢,本港的創科人才和企業一方面能夠更便捷的進入國內廣闊市場,將科研成果在大灣區內進行轉化,更可作為大灣區的對外技術轉移服務平台,向歐美國家轉移知識產權。大灣區對香港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展望未來,大灣區立足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發展潛力不可小覷,香港應以更宏觀的角度,積極把握機遇。

  大灣區的戰略規劃和香港國際創科中心的定位並不是一個口號,這是國家賦予香港的歷史使命。躬逢發展大時代,又豈可蹉跎歲月,裹足不前。筆者相信,當一個個頂層設計落在實處後,當粵港澳三地深度發掘自身優勢互相合作後,粵港澳灣區將成為一個世界級的灣區,世級界的「硅谷」指日可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