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報》於本周一(21日)發布一篇名為《五洲國際和五豐演雙簧,多地配合玩「圈錢」遊戲》的文章,指五洲國際(01369)與旗下五豐涉嫌詐騙。五洲國際於24日於網站發聲明,指報道是對公司的惡意中傷,且違背事實,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企業名譽。受消息影響,五洲國際股價被洗倉,於昨晨(25日)停牌前急瀉84.889%至0.068元,跌成仙股。市值蒸發約19億,只剩3.39億元。/大公報記者 趙建強
根據《國際金融報》報道,截至去年12月12日止,江蘇五豐物流為五洲國際集團下屬子公司,五豐物流先後投資江蘇盱眙項目及江蘇昆山項目,但相繼爛尾,五洲國際則假裝白武士接手項目,惟無利可圖後又隨即退出,形容整個行為都是騙局。
報道指,江蘇盱眙項目五豐「捲款消失」並留下爛尾項目,577位業主的2.05億元(人民幣,下同)資金不知所終。而江蘇昆山項目受害者更高達5700名業主及15億元。
五千多業主未能收樓
根據報道,盱眙五豐.義烏商貿城於2010年招商,當年宣傳項目佔地266畝,建築面積近30萬平方米,包括商品展示、產品交易、休閒購物、倉儲物流、配送運輸、商務辦公,項目於2011年開售,577名業主購入商貿廣場一期872間商舖,涉及2萬多平方米,但至2013年6月30日原定的試營業日期,項目仍未完工,至2016年底被五洲國際購入。
《國際金融報》稱,根據該報調查,五豐商貿母公司為無錫五洲國際裝飾城,亦是五洲國際的全資子公司,五洲國際裝飾城的董事長舒策城也是五洲國際集團董事長。而盱眙五豐義烏商貿城經營管理法人為徐凱源,他也是無錫洲匯的法人和董事長,而無錫洲匯亦是五洲國際的子公司。
報道又引述「一名五洲國際的工作人員」稱,五洲國際願意接手,是因為看好五豐商貿項目的二期規劃土地,公司希望按五豐商貿一期拿地價獲得二期的200多畝地,但由於過去多年,地價飆升,未能達成協議。
與五豐無直屬關係
報道稱,五豐與五洲在昆山五豐廣場項目再次重演一次上述故事,此次吸引了5700名業主購買,總計房款超過15億元,但至2016年6月30日交付期仍未能交樓,最終於2017年1月24日,項目由五洲國際收購,而五洲同樣希望以低價收購被政府收回的項目二期地塊,但拿地未果後,在持貨十個月五洲將其賣出。
五洲國際於聲明中指,報道導語部分多處使用「爛尾項目」、「騙局」等「惡劣詞語」,「通過先入為主的方式誤導讀者和大眾」,認為報道為「煽情描述」,貶低五洲國際集團的企業聲譽。公司又認為「該文作者及其團隊非專業商業地產人士,對商業運營規則毫不熟悉,僅為個人淺薄揣測分析,並毫無底線的加以誇大」。
五洲又強調,與五豐並沒有直屬關係,指五洲國際集團下屬子公司,通過股權投資僅佔江蘇五豐物流商貿5.13%的股權,僅屬商業投資,不存在報道中所指控股五豐公司及操控五豐項目等情形,又強調五洲國際集團從未派任何人員參與五豐公司的運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