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倫敦證交所(下稱,倫交所)日前發布「滬倫通」方案細節,擬允許中國企業在英國發行GDR(全球存託憑證),而倫交所上市公司亦能在上交所發行類似證券。申萬宏源策略團隊最新的研報指出,滬倫通年內有望開閘,預計初期或採用有限額的存託憑證(DR)及基礎股票兌換機制,且投資者以機構為主,預計中英優質企業或嘗滬倫通「頭啖湯」。
中國央行行長易綱在今年的博鰲論壇上透露,經中英兩國共同努力,目前滬倫通準備工作進展順利,爭取在今年內開通。今年5月4日,中證監發布《存託憑證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對DR發行上市、存託託管、信披、投資者保護、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作出全面安排;5月21日,中國結算亦就《存託憑證登記結算業務細則(公開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對有關證券登記、存管、結算等具體業務做出明確規範。
申萬宏源策略首席分析師王勝認為,中證監本月4日發布的《存託憑證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對境外企業境內發行DR進行了制度規範,並在一定程度上將「滬倫通」未來或採用的GDR形式囊括於規範範圍內,這為未來「滬倫通」機制下中英企業雙方互發GDR奠定了法律及監管基礎。
申萬宏源的報告指出,滬倫通GDR方案設計中,「基礎股票與DR間是否可以『自由兌換』」,無疑是市場關注焦點,綜合人民幣國際化、資本項目漸進式開放,及跨境套利可能帶來的市場波動風險等角度考量,預計滬倫通制度下,「基礎股票與DR完全不可兌換的概率不大,更可能的方式是採取『有限額』的兌換」。此外,隨着時間的推移、標的增多,兌換額度或逐步放開。
對於滬倫通首批「試水」企業,王勝在綜合市場容量、流動性、穩定性後判斷,首批品嘗滬倫通「頭啖湯」的很可能是中英兩國優質企業,其中,倫交所交易的「富時100指數」或成為倫交所發行GDR的核心股票池。他並指,鑒於首批發行DR的企業數相對有限,為確保市場流動性與交易的順暢,交易所或引入做市商機制,且滬倫通初期將以機構為主要投資者。
申萬宏源的報告也假設,未來滬倫通發行節奏及DR發行比例若雙雙逐步提高,且在五年內全部發行完成,滬倫通首年單市初步規模預計在1600至1800億元,長期看單市總體規模約8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