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產業體檢需關注競爭對手/大公報記者 李永青

時間:2018-05-06 03:15:23來源:大公網

  自中國內地改革開放以來,香港一直是內地走向國際的橋樑,亦是全球進入中國的跳板,因而確立了香港成為區內經貿中心的地位。然而,隨着內地開放力度和廣度不斷加大,各方面逐步與國際接軌,令香港的橋樑角色逐步淡化。為免被邊緣化,特區政府應撥款為香港產業做體檢,從中尋出強項及短處,制定全面經濟發展大計,方能保持競爭力。

  談及產業體檢,除要分析香港金融、貿易及物流業現況,亦要研究鄰近國家和地區對香港構成的挑戰。以新加坡這個傳統對手為例,據悉新加坡政府深入分析香港的施政報告及財務預算,從中就相關影響而制定應對措施,期望特區政府亦能效法,關注新加坡等東盟國家的最新情況。

  在行業方面,現時香港的鐘表、玩具、時裝及電子產品均世界聞名,但不少屬代工性質,且近年面對內地及東南亞地區的激烈競爭,故體檢應研究如何協助這些行業轉型升級,特別是如何借助電商來拓展各大市場。

  同時,體檢亦應包括如何善用國策。舉例說,近年國家推出多項重大政策,例如「一帶一路」倡議,中央及地方都積極推動企業到沿線國家及地區投資,並提供充裕資金及政策支持,但港商對相關情況所知有限,故體檢亦要了解中央及地方的各項政策,並爭取港商可申請相關資助。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