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上海自貿區航拍一隅
十九大報告明確要求「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要求,全面複製推廣自貿區經驗,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自由貿易港是設在一國(地區)境內關外、貨物資金人員進出自由、絕大多數商品免徵關稅的特定區域,是目前全球開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經濟功能區。自由貿易港將成為繼自貿試驗區之後,中國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開放新高地。\浦發銀行總行戰略發展部高級研究員 宋艷偉
截至目前,已經有包括上海、海南、浙江、天津、廣東、四川等沿海內陸十餘個省份競逐自由貿易港。對於上海而言,自貿港建設的具體政策和實施細則在年內有望出台。上海自貿港金融創新將擔當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先行者,將圍繞「一線放開」和「二線滲透」,推動資本帳戶自由化和上海金融中心國際化。
結合過去三年上海自貿區金融創新的積極探索和經驗積累,上海自貿區和即將成立的自貿港金融創新正從散點狀向系統化過渡。相應,銀行業的努力方向正逐步清晰,多個業務領域大有可為。建議商業銀行構建扎實、前瞻的業務經營體系,以推動上海自貿港配套金融服務「對標國際最高水平」為主要任務,打造銀行自貿港金融服務體系。
一、金融業實現「一線放開」
當前上海自貿港建設正處在第三階段,即在洋山保稅港區和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設立自由貿易港區。在自貿港區內,金融將實現「一線放開」,即資金可自由開立帳戶並實現進出自由、貨幣兌換自由、參與港區內和境外金融市場交易自由。自貿港是在一定區域內的開放,屬於面上的實驗,對資本帳戶開放的實驗意義重大。盤活離岸金融是自貿港金融創新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改善結算環境、培育離岸金融市場,提高在金融國際化多元博弈中金融整合的話語權。商業銀行可通過設立離岸資金管理中心,強化自貿港區境外資本自由和金融交易自由的金融服務。
二、繼續拓展FT帳戶體系
帳戶開設是金融機構提供一切服務的基礎,FT帳戶是上海自貿區金融創新的重點和核心內容,是整個金融創新的載體和平台。雖然目前其他自貿區並沒有實施FT帳戶,但是可以預計,FT帳戶將是上海自貿港金融創新的重要載體,是實現「二線滲透」和資金「二線安全高效管住」監管的重要載體。
筆者預計,FT帳戶的使用範圍和功能將進一步擴大,以迎接上海自貿港金融創新的提升。商業銀行可以結合FT帳戶,提升人民幣跨境使用的產品創新,資本市場雙向開放下的產品創新,對接面向國際金融市場產品創新。目前,在銀行的自貿港潛在業務客戶群中,主要集中在兩方面的需求,一是低成本的融資,二是境內外資金集中使用。
商業銀行可積極響應客戶需求,積極準備充分挖掘跨境融資和境內外聯動產品的應用價值。一是運用FT帳戶通過自貿區或自貿港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跨國公司實現了境內外流動資金的統一管理和控制,將境內外各子公司多餘的資金集中、調配運用,無需再借助利率較高的境內銀行借款等方式,實現集團層面的資金集約化管理和整體對外融資成本的降低。二是在FT帳戶的基礎上,完善人民幣境外借款專項融資服務,促進境內企業可以擺脫以往向境內銀行借款的單一模式,通過海外融資渠道,以接近國際市場的利率融資,降低財務成本。
三、打造全球人幣清算行
上海自貿港開展包括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投融資工具的創新、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發展的各類業務創新,以及相關制度改革和系統升級等創新,為提升人民幣跨境使用、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對接國際金融市場等方面做出積極嘗試。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擴大推動了上海成為人民幣產品定價和清算中心的步伐。目前,各類電商國際交易平台採用人民幣計價、交易、交割和清算,上海國際黃金交易所、上海能源交易所等也都將使用人民幣進行產品定價。商業銀行可擴大境內外幣清算行基礎,為成為全球主要人民幣清算行做好準備。抓住國際版要素建設的機遇,通過承接倉單公示平台建設等工作,獲取客戶信息資源,積極擴展相關業務。
整合運用跨境、跨區的金融機構合作,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利用自貿港政策創新和功能拓展,夯實銀行國際化布局基礎,挖掘集團優勢,突出跨界資產管理優勢。
四、夯實國際化布局基礎
一是依託自貿港分支機構和海外分行,發揮自貿港渠道和其他離岸渠道,架構國際化布局。以香港分行為平台吸引海外人才,通過總行統一調配,為自貿港分支機構和境內區外分行所用。
二是利用自貿港金融創新政策,提升跨海內外資管、投行業務,突出綜合性、跨領域的資產管理優勢。
三是發揮自貿港平台和渠道服務功能,總行統籌規劃,使全行共享自貿港分支機構資源,利用好自貿港制度高地。做好香港分行、自貿港分支機構和境內其他分行的協調,優勢互補,加大對「走出去」企業的支持力度。
四是加強與國際金融機構廣泛合作,利用海外資源。依託境內外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等機構參與客戶轉介、遠程見證等服務,擴大業務服務的廣度和深度。
五是加強與港內各種金融生態廣泛合作,擴大業務創新和市場拓展。加強與券商、保險、融資租賃等不同金融機構合作,開展代銷、平台互建、客戶轉介等工作,增加組合式產品研發的力度,提升服務客戶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