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美國4月底與烏克蘭簽署礦產協議。圖為烏境內的鈦礦。\美聯社
【大公報訊】綜合半島電視台、《華爾街日報》報道:今年4月底美烏簽署礦產協議之後,美國總統特朗普不再熱衷於斡旋俄烏衝突,而是恢復對烏軍售。半島電視台指出,這表明現任美國政府的外交和國防政策由經濟利益驅動。
美烏4月30日簽署礦產協議,讓美國得以從烏克蘭礦產資源中獲利。協議的核心內容是成立一個美烏各佔一半股權的基金,而美國的新軍援將被計入美方對基金的出資。協議達成的同時,特朗普政府通知美國國會,將通過直接商業銷售向烏克蘭出口價值至少5000萬美元的「國防相關產品」,這是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首次批准對烏軍售。5月2日,五角大樓表示,美國國務院已批准向烏克蘭出售價值3.1億美元的F-16戰機訓練與維護系統,以及相關設備。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稱:「我們不會再飛到世界各地組織調解會議。現在一切都取決於(俄烏)雙方。」
特朗普始終未同意向烏克蘭提供具體的「安全保障」,並要求歐洲承擔這項責任。有分析認為,目前歐洲勢力正取代美國,在制定俄烏停火方案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對俄羅斯而言,無論選擇談判還是繼續對抗,都面臨因西方陣營內部分化而帶來的更複雜局面。
美媒10日爆料稱,特朗普私下裏承認未能迅速解決俄烏衝突讓他感到「沮喪」,並抱怨俄烏雙方都不願意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