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美債息升破3% 市場高波幅成常態

時間:2018-04-30 03:15:44來源:大公網

  拔萃資本集團副總裁兼高級分析師 趙嘉陽

  上周全球市場關注的焦點無疑是美國國債收益率的走勢。上周,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一度突破3%的關口,為四年以來首次,最高時達到3.03%。

  過往30年間,每一次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上行,都帶來一次市場較大的調整。因為十年期美債是風險資產的定價錨,資金成本的不斷上升,意味着風險資產定價模型參數的調整,以及由此帶來的市場去槓桿,以及資產價格波動。

  僅就破三本身來看,3%只是個數字,事實上,美國長債利率即使升到3.25%,比起危機前的正常水準還是低出一大截,對實體經濟的打擊估計有限。但市場更擔心的是,過去三十多年,美國國債收益率都是一個不斷下降的過程,這次是否會是個歷史性的大拐點?

  我們的看法是,該趨勢會減緩,但並不會出現大逆轉,且我們預計長債利率的閾值在未來五年的上限會在3.50%水準。短期來看,美國進入加息周期後半程,通脹確實處於抬升的軌道。2017年低波動牛市的背後是「金髮女郎經濟」,就是高增長、低通脹。但進入2018年,通脹預期抬升,而全球同步復甦的步調也有放緩跡象,企業業績很難重現2017高增長,股市波動率明顯提升。

  從更長的時間尺度上看,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的五年裏,10年期美國國債的名義收益率的均值在4.4%,而名義消費物價指數的均值為2.9%,這樣10年期美國國債的實際收益率就是1.5%。未來五年通脹率的預期值,以預期的五年期遠期通脹率現在是2%,在此基礎上加上1.5%的溢價就意味着未來五年10年期美國國債名義收益率的均值為3.5%。基於上述邏輯,我們認為美股會面臨很大挑戰,但結構性轉熊的可能性也不大。近期公布的一季度財報普遍向好,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又在本周得到重大緩和,都給目前震盪的市場帶來曙光。

  至於港股,與美股相似,低波動的牛市已經過去,目前已進入高波動的新常態。港匯最近一直遊走在弱兌換保證線的邊緣,市場高度關注港元流動性收緊的情況,以及港元何時被迫跟隨美元加息。此外,揮之不去的貿易戰陰霾,也同樣需要高度關注。由中興上周初被美國制裁開始,中美貿易戰大有再演變到科技戰的趨勢:電訊設備巨頭華為據報被美國刑事調查,觸發手機產業鏈火燒連環船;又有外媒報道,美國擬限制中資公司在美使用雲計算服務,將戰線擴至軟體行業,是騰訊一度失守380元的關鍵。資金過去兩日明顯轉入公用股避險,投資信心低迷的情況並非一時三刻能扭轉。美國財長計劃訪華就貿易關係與中國談判,可能會是板塊轉勢的契機,美方一定有兩手準備,如果雙方提出具體談判進程及要求,相信貿易戰近期的走向也會稍為明朗發展。

  港股向來有「五窮六絕七翻身」的「習俗」,預計至少在六月美聯儲議息會議前,市場還是更傾向於謹慎觀望。

  中資美元債方面,市場對高收益債的關注點依然是中資地產板塊跌跌不休的趨勢。佳兆業、禹洲地產等地產債受新債發行計劃影響,收益率曲線普遍明顯走闊。(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