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惠譽主權評級董事費安德(Andrew Fennell)昨日在上海表示,已將中國長期外幣和本幣發行人違約評級確認為「A+」,展望為「穩定」。他並指,當前中國銀行信貸穩定,非銀金融機構放貸則明顯放緩,這預示「去槓桿」主要目標是防範影子銀行風險,而非阻礙實體經濟的融資,鑒於此,中國的「去槓桿」政策比較成功,而人民幣國際化亦對中國評級構成正面影響。
費安德在「惠譽評級中國信用市場論壇」上亦關注,中國仍在推進鋼鐵、煤炭等過剩行業的產能,加之PPI增速已趨穩,預計中國宏觀槓桿率或再上升,而在金融監管趨嚴背景下,今年中國的實際GDP增速亦可能放緩到6.5%。
惠譽報告指,過去一年,中國增長勢頭的加強,使政府得以通過更嚴格監管,和放緩信貸增長等措施來應對金融風險,這些措施不僅緩解了金融失衡的進一步加劇,同時也未危及到經濟短期增長目標。
報告還提醒,今明兩年中國經濟或出現增速放緩,鑒於此「更嚴格金融監管的舉措是否能續執行,將是政策及主權評級未來走向所面臨的真正挑戰」。
費安德提醒說,貿易保護主義是預期外的重要風險。惠譽的報告也認為,中美貿易摩擦明顯升級,政府或不得不重歸以信貸推動投資和經濟刺激方式來促進增長的老路,而穩定槓桿率的目標也會推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