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來了!山東艦航母編隊來了!
昨日上午8時許,中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導彈驅逐艦延安艦、湛江艦及導彈護衛艦運城艦組成的航母編隊,攜艦載戰鬥機和陸戰隊員,在香港特區政府船隊、駐香港部隊艦艇、直升機伴航伴飛下,緩緩駛入香港海域。
700餘名海軍官兵身着白色軍裝,精神抖擻、神采奕奕在山東艦飛行甲板上列隊排出「國安家好」4個大字;海上,特區政府消防船用「水門禮」歡迎編隊;空中,特區政府伴飛直升機現場直播編隊進港實況;岸邊,許多市民揮舞五星紅旗,歡迎航母編隊到來。
經習近平主席和中央軍委批准,山東艦航母編隊7月3日至7日訪港5天。昨天傍晚6點,山東艦編隊舉行訪問香港甲板招待會。當香港各界代表乘渡輪一睹航母和艦載戰鬥機威武雄姿,登上航母弦梯那一刻,當10架艦載戰鬥機映入眼簾,那種視覺震撼和滿滿的自豪感撲面而來。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主任周霽,中央港澳辦副主任、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農融,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岑浩輝、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中央政府駐香港維護國家安全公署署長董經緯,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崔建春等出席了甲板招待會。當他們走上甲板,受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副政治委員程堅海軍中將、南部戰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賈建成中將,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司令員彭京堂少將、政治委員賴如鑫海軍少將,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政治委員林慶華少將和艦隊領導的熱烈歡迎。
程堅副政治委員在致辭中表示,由我國首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和「萬噸大驅」組成的艦艇編隊訪問香港,這是繼8年前遼寧艦訪港之後,海軍航母編隊再次到訪,這份特殊安排,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香港的深情厚愛,彰顯了人民海軍對香港繁榮穩定的堅定支持,展現了英雄的子弟兵愛港親民的自主情懷,極大地振奮了民族精神,激發了愛國熱情。
筆者應邀出席山東艦編隊訪問香港甲板招待會,親眼目睹「大國重器」的英武雄姿和神威風采,「大國重器」燃發的愛國熱情洶湧澎湃,倍感振奮,備受鼓舞!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香港28周年,亦是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5周年,還是抗戰勝利80周年的重要節點,在這個歷史時刻,山東艦編隊訪港,震撼香江,溫暖港人。
多個「首次」,彰顯特別關愛
香港回歸祖國後,人民海軍艦艇曾8次訪港。尤其令香港居民印象深刻的是2017年7月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遼寧艦航母編隊訪港,是遼寧艦首次面向公眾開放,也是艦載戰鬥機首次集中展示。
8年前,遼寧艦訪港時,海軍官兵列隊排出「香港你好」四個大字。這一次,山東艦海軍官兵列隊排出「國安家好」四個大字。從「香港你好」到「國安家好」,這個變化蘊含着深刻道理,只有國家安全,香港才能越來越好;國家、香港戚戚相聯、環環相扣──這個變化體現出責任擔當,體現出人民海軍是國防安全、香港繁榮的守護者。
筆者昨天與本港各界代表人士乘渡輪,抵達山東艦,筆者是第一個走上弦梯,走進甲板參觀的代表。當筆者與艦上官兵交談時了解到,此次訪港的這四艘戰艦全部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山東艦是常規動力航空母艦,能搭載數十架艦載戰鬥機、各型直升機;延安艦屬055型導彈驅逐艦,被稱為航母的「帶刀侍衛」;湛江艦屬052D型導彈驅逐艦,被譽為「中華神盾」;運城艦屬054A型導彈護衛艦,曾三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航跡覆蓋亞非歐、跨越三大洋。
山東艦航母編隊此次訪港,是剛剛在西太平洋完成了與遼寧艦編隊的遠海實戰化訓練歸來,也是山東艦服役以來首次開放給公眾參觀,其中,最受矚目的是國產新型艦載機殲-15T首次在航母甲板對公眾開放。
多個「首次」降臨香港,萬分厚愛集於一城,極大地激發了香港市民的愛國熱情,人們喜出望外,奔走相告!
山東艦編隊7月5日至6日兩天公眾開放日的參觀票在網上推出後,僅僅幾分鐘就被搶購一空。昨天凌晨,有不少市民登臨山頂,提前架起照相機,拍攝航母編隊的風采;有人展示五星紅旗,讓鮮艷的國旗與威武的航母同框;還有網友提前晒出最佳「打卡點」,指引市民觀看、拍攝。
筆者昨天在山東艦上接受中央媒體和海軍媒體採訪時表示,當第一眼看到山東艦,感受只能用兩個字形容:「震撼!」;當一睹整個航母編隊威武風采,心情可用兩個字概括:「自豪!」;只有在香港,才有機會近距離參觀航母,做中國香港居民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再回憶人民海軍這10多年的巨大變化,我們感慨地對媒體說:「如願」。
「水上長城」,護航偉大復興
山東艦航母編隊的神威英姿,令中國人揚眉吐氣。回想近代以來,中國經歷的苦難與屈辱,無不與軍艦有關。
1840年鴉片戰爭,英國軍艦駛入廣州灣,從此,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中國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日本竊取寶島台灣長達半個世紀;1900年「八國聯軍」軍艦從天津登陸,一路攻入北京,燒殺搶掠,慘無人道;1937年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失利後,日寇的軍艦沿長江而上,直抵武漢,犯我河山,害我百姓;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以武力阻止中國統一,海峽兩岸,至今分離……
今天的中國,已經站起來、富起來,正在逐步強起來。然而,在美西方,有人並不想看到中國人過上好日子,抹黑、圍堵、打壓中國的勢力從來就沒有消停過。在東海,有人圍繞釣魚島做文章,企圖蠶食我國領土;在南海,有人打着「自由航行」的幌子,試圖圍堵中國;在台灣海峽,有人以所謂「保衛民主自由」之名,阻撓中國統一。作為「自由港」的香港,也是反華勢力不肯放手的地方,發生在2019年的修例風波,就是一場未能得逞的「顏色革命」,令人警醒!
居安思危,登高謀遠。我國海域遼闊,孕育着無限生機,但如果沒有「水上長城」守護,則時時處處暗藏危機。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離不開大國重器,航母是中國不可或缺的「水上長城」。經過幾代人艱苦卓絕地奮鬥,我們擁有了遼寧號、山東號、福建號三艘航母,進入了「三航母時代」!而山東艦與遼寧艦編隊在西太平洋的實戰化訓練,更顯示出中國海軍的非凡實力。
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中國國防力量越強,制約戰爭的能力就越強,維護國家安全、世界和平就越有力。
「水上長城」堅固,護航偉大復興!
國家強盛,香港靠山更穩
「祖國永遠是香港堅強的後盾」。站在山東艦的甲板上,對這句話領悟得更加透徹,心裏是滿滿的踏實感、安全感、歸屬感。
回歸祖國28年來,香港時刻感受到「堅強後盾」的強大力量。從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到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從2003年SARS疫情,到2020年開始的三年新冠疫情;從平息2019年修例風波,到香港由亂到治、由治及興。每到關鍵時刻,香港有求,中央必應;國家出手,香港無虞!
眼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局勢的不確定性因素仍在聚集,香港是一個細小的外向型經濟體,外圍環境對香港的影響很大;面對驚濤駭浪,香港最大的靠山是祖國;國家越強盛,香港越穩固。
國家強盛為香港注入了巨大動能,體現在各個領域:當香港經濟劃出一道美麗的攀升曲線,我們明白,這與國家經濟增長的曲線「同頻共振」;當香港再次被評為「世界最自由經濟體」,我們明白,「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為香港賦能;當香港金融中心穩居世界第三、世界競爭力升至全球第三,我們明白,國際資本看好香港,得益於在中央堅定支持下,香港撥亂反正,重回正軌;當國際調解院落戶香港,我們明白,這體現出「中國方案」的分量……事實證明,自覺維護國家利益,主動融入國家大局,香港的發展環境就會越來越好、發展之路就會越走越寬。
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辦主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5周年論壇上的致辭中指出,希望香港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夏主任所言極具針對性和前瞻性,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上任重道遠、不能鬆懈!
國有重器,國防無憂。國安家好,福祉綿長。
「國安家好」傳遞了習主席、黨中央對香港同胞的深情關愛,傳遞了人民海軍守護國防安全的堅強決心,也傳遞了香港社會對與祖國同行的堅定信心。
(本文作者為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