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教科書「指引」必須嚴格/關 昭

時間:2018-04-25 03:15:50來源:大公網

  就小學常識教科書的用詞用語問題,近日引起市民關注,反對派指特區政府教育局「收緊尺度」和扭曲事實。事情真相,值得探究。

  首先,近日引起關注和爭端的內容,並不是已經出版或正在使用中的小學教科書,而是教育當局給予出版商編書的內容指引。而從「指引」這一角度而言,寓意明確、用字準確,不能有所歪曲和偏頗,乃是最起碼和必然的要求。

  舉個例子,如書商用語中「中國收回香港主權」一句,在遣詞用字方面的確就不如教局修改的「國家恢復對港行使主權」明確和合乎事實。

  新中國自四九年成立起,就宣布不承認歷史上外國強加在中國人民頭上的所有不平等條約,七十年代更具體要求聯合國自「殖民地名冊」中刪除香港的名字。因此,香港的主權從來屬於中國,過去並未放棄或失去,九七亦非「收回」,九七就是「恢復行使」。

  同樣,「香港位於中國南方」一句,亦有「語病」,如果教科書同時又說「日本位於中國的東方」,就可能產生混淆,不如說香港位於中國境內南方來得確切。

  而更重要的是,本港中小學教科書的編撰,長期以來已存在過時或偏差的問題,但特區政府教育當局要想作出任何改動或匡正,都會被反對派及個別教師團體視為什麼「干預」而大加反對。這一種局面難道是正常和合理的嗎?

  而他們所要「捍衛」的教科書內容,到底是什麼立場、或是否存在任何主觀偏見,他們又能光明正大的說出來嗎?如四九年以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執政和其後出現的大量內地民眾湧港,是僅用兩句說話就能說得清楚的嗎?其中的所謂「因果關係」,旨在全面否定和抨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難道又是應該在小學教科書中出現的政治觀點和大加渲染的嗎?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