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個星期,在兩項關係大灣區建設的超大型基建工程,港珠澳大橋與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接連出現了爭議。在高鐵香港段列車發生了「甩轆」事件;在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則有人發現疑似「人工島防波堤被海浪沖散」。反對派在兩件事上大做文章。
筆者雖然並非工程界專業人士,但根據常理,也可以判斷,反對派在這兩個問題上都小題大做,甚至有點無風起浪。
小題大作 無風起浪
首先說高鐵「甩轆」事件。4月3日,高鐵石崗車廠工程人員進行巡查時發現一列停泊於維修車庫的高鐵列車,其尾卡右側幾個車輪偏離路軌。後來檢查的初步判斷是用作承托維修軌道的工字鐵有輕微變形情況。涉事工字鐵位處彎位,懷疑受列車行駛經過產生的橫向壓力影響,致承托的工字鐵變形。
需要強調的是:首先,此事是事後發現的,因此嚴格來說,這並非什麼事故,沒有影響當時高鐵的行駛。其次,這也不是反對派所說「第一次測試」就出現問題,而是測試到了第三天。第三,發生的地方並非高鐵的軌道,而是在維修車庫的「維修路軌」。第四,列車駛入車廠時並非高速駛入而是慢速行駛,甚至是要停下來時發生的。第四,「甩轆」不是出軌,出軌是指列車脫離了軌道,「甩轆」只是一些輪子離開了與軌道的接觸。在實際運行中,若只有一個輪子「甩轆」,並不會導致出軌,因為每節列車都有多個輪,每輛列車又有好多節,每個輪子都會被固定在軌道上運行。即使其中的一節列車的一些輪子「甩轆」,也會被列車「拖着」在軌道上。像這次的「甩轆」,發生在最後一節車廂的最後幾個輪子,導致列車出軌的風險是最小的。
也就是說,在此處發生的問題,既和高速鐵路的特性無關,也和高鐵的運行無關,並不會影響高鐵的正式營運,也不會影響行駛安全。更重要的是,現在高鐵正處於測試階段,測試的目的就是要找出各種潛在的問題。作為一項超大型的工程,沒有一點問題是不可能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果高鐵有什麼問題,現在發現比以後發現好。發現問題不正說明測試的重要性,反映了測試的成效嗎?
有人認為「甩轆」「匪夷所思」。事實上,即便是整個列車出軌的意外都不罕見。查世界鐵路事故,脫軌是各種意外的第一位,相撞事件佔第二位。列車出軌往往是嚴重的事故,但並非罕見,更談不上匪夷所思。更何況如上分析,「甩轆」不是出軌。在現階段能發現這個問題更是好事。
維修路軌為何變形的原因尚不清楚,但肯定與高鐵技術無關。於是反對派又打算把這次意外說成是「中國工程」不行。但根據資料,負責建造軌道的830合約則由(香港)俊和─中國中鐵─昆士蘭鐵路聯營公司承辦,中國內地公司(中國中鐵)只是其中一個合約商,這麼快就把責任算上「中國公司」頭上,不是太過「急吼吼」了嗎?
所謂「人工島防波堤被海浪沖散」事件同樣如是。事件源於有人航拍發現東人工島靠近隧道的一側的防波堤,石塊(扭工字塊,又稱弱波石)擺放不如其他各邊規則,也與示意圖不一樣。於是有人就揚言石塊被沖散了,有團體更立即把它說成是「豆腐渣工程」。
驟眼看去,該處的石塊確實不如兩側的整齊美觀,也不禁令人產生疑問。但「示意圖」不等於實際施工之後的效果,這在現代社會應該是一個常識。大橋管理局隨後澄清:因為南北兩端防波堤是堆石形成,需要較多扭工字塊,而西側因為緊接隧道口沉管,不能把重量都壓在沉管上,所以石塊在設計的時候已經是「定點隨機擺放」,不像南北兩側那樣層層堆砌。這個解釋合情合理。而且有照片為證,在剛放下石塊的時候,已經是這種擺放方法。2013年的工程進度新聞稿,也說「扭工字塊以定點隨機安放方式進行」,而南北兩側的則「規則安裝」。因此,根本不存在內地「亂施工」的問題,也不存在擺放整齊的石塊被「沖散」的情況。
理性問政 方是出路
此路不通,反對派的質疑又「轉進」到其他地方。有的說,即便是「隨機擺放」,對比剛剛擺放下去時拍攝的照片,現在的照片依然顯得凌亂,說明「還是被海浪沖得移位了」。但根據香港路政署專家的現場視察,石塊的位置與施工圖一致;對比各個時段的圖片,也沒有發現位移;在沉管中也看不到不安全的現象。可見,不同時段的照片給人觀感上的不一致,很可能只是水位不同而產生的錯覺,不能單憑照片下結論。
又有反對派專家質疑,香港靠近太平洋的萬宜水庫用25噸的錨型弱波石,而人工島只用5噸的,「內地標準不及香港安全」;又有人說,內地用的「扭工字塊已經落後了」。其實,在東西兩個人工島,西人工島用8噸的石塊,東人工島用5噸的石塊。存在這種差別顯然是經過計算之後有意為之。否則,為什麼不都用更加便宜的5噸石塊呢?
這個反對派專家誇耀萬宜水庫時「鬼拍後尾枕」了。他說「萬宜水庫東壩面向太平洋,風浪從東面而來,比人工島西端承受更大破壞力,但萬宜水庫東壩一直完好無缺。」萬宜水庫處的海浪比人工島大,這不就解釋了為何人工島不需要這麼重的石塊嗎?至於說「扭工字塊已經落後」就更不及邊際了:萬宜水庫建於1979年,其防波堤的技術豈非更加落後?事實上,如果經過類似天鴿這樣大型風暴的襲擊,防波堤如路政署所言都沒有移位,說明防波堤的設計是合理的。
平心而論,在這兩項超大型工程上,不可能不存在一丁點問題,公眾關心工程的質量並不為過。對一些表面看來有問題的現象或意外,香港政府及有關方面可以處理得更好。但反對派眼裏,關心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唱衰中國工程(其實是內地工程)」,「唱衰與中國有關的大型基建」。於是凡有事件發生,第一反應就先入為主地判定「內地不行」,一方面想方設法拖延工程的啟用,一方面達到抹黑內地、抹黑特區政府的目的。
反對派應該認清,這些耗資千億計的超大型工程,即便真的有一些小問題,又豈能廢棄不用?香港與內地越來越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又豈是這些小問題所能阻擋。有問題當然歡迎提出,但面對問題的正確心態,是要解決問題,而不是以此作為破壞的藉口。反對派這種心態真要不得。
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