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3月14日訊(記者 李永青)招銀國際發報告,指龍源電力(00916)2017年收入為人民幣245.92億元,同比增長10.3%,收入增長主要由風力發電量增加以及煤炭價格上漲導致煤炭銷售量增加所驅動,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0.5%至人民幣83.37億元,運營利潤率保持穩定在33.9%。淨融資費用增加15.9%至32.15億元人民幣,主要由於借款增加以及交叉貨幣互換衍生工具帶來非現金損失2.17億人民幣。隨着龍源在較早期項目開發地區(限電地區)釋放更多發電量,有效稅率也增加了3.94個百分點至16.8%。龍源2017年錄得淨利潤人民幣36.88億元,同比增長8.0%。若剝離交叉貨幣互換工具的影響,該行認為業績符合市場預期(人民幣39.04億元)並與該行的估計相若。
報告指出,龍源2017年風電發電量同比增長15.0%至344.48億千瓦時。增長主要由於1)限電率大幅改善(由2016的15.76%下降至2017年的10.34%),使風電利用小時數增加7.0%至2,035小時;2)新建風電項目的有效容量增長7.4%。2017年全年風電裝機增加1026.5兆瓦,容量增長僅為5.9%,處近年來低位。對於2018年的新增裝機,管理層趨於謹慎,基於限電地區的項目回報風險較高,並且公司意圖維持穩定的風電項目盈利水平,並且要求股權內部收益率保持12%以上。龍源2018年規劃資本開支預算為100億元人民幣,計劃新增裝機1.2吉瓦,其中300兆瓦來自海上風電項目,其餘陸上項目均來自於中東南部非限電地區。儘管部分傳統優勢區域已從紅色投資預警中獲得解除,龍源2018年並不計劃在這些地區投運新的風電項目。
該公司管理層預期2018年限電情況將獲得進一步改善,預料限電率將從2017年10%水平下降3個百分點至7%。此外,公司對於火電業務分部業績預期與2017年持平。風電利用小時目標進一步提升6.1%,計劃實現2,160。基於較為保守的風電利用小時測算,該行的模型預估2018年風電利用小時為2,134小時,同時預計2018年有效裝機容量增加8.7%,合併將使龍源的風電發電量增加14.0%至392.57億千瓦時。此外隨着高電價項目(尤其是海上項目)發電量佔比提升,該行認為平均實現電價也將略有提升。
該行重申對龍源「買入」評級。基於1)謹慎的風電裝機指引,2)較為樂觀的風電利用小時展望,3)火電業務表現與2017年維持一致,該行將2018/19年盈利預測分別上調2.4%/5.9%至人民幣43.1/52.4億元。龍源目前的股價僅分別反映了8.7倍和0.84倍2018年市盈率和市淨率。結合下半年即將推出的可再生能源綠色證書強制交易和綠色電力配額制等潛在政策利好刺激,該行相信龍源電力有較高的價值重估機會。重申買入評級,該行將DCF目標價提升每股7.17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