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關於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公布後,各方都給予高度重視,認為是中國未來加強治國理政、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舉措,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本港各界人士昨日也對修憲表達了關注和重視。
事實是,國家修憲,與特區發展關係密切。過去曾有人鼓吹,「一國兩制」下,特區只講基本法便可,憲法與港沒有什麼關係。這一說法,是大謬不然的。一筆寫不出兩個「憲」字,「一國兩制」下,憲法作為國家大法,是只有「一國」之同而並無「兩制」之異的。
去年,在習近平主席來港出席特區成立二十周年慶典活動的講話以及其他中央領導人的講話中已經明確指出,香港自回歸之日起,便已經建立了國家體系之內的憲制新秩序,中央對港擁有全面管治權,尊重憲法、遵守憲法和學習憲法在港必須蔚然成風,憲法教育應該成為青少年學校教育的一部分。而所謂「本土」和「港獨」主張,企圖分裂國家,是違反憲法的,因而也為特區法律所不容。
因此,對港人社會來說,國家憲法並不是遙不可及或與自己無關之事,上至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下至「十三五」規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都在憲法管轄之下,都與港人社會息息相關。因此,未來港人社會必須要逐步明確樹立起尊憲守法的觀念,要從內容和背景上切實加以了解,要弄懂國家制定憲法的目的和作用,而眼前的修憲就是一次學習和掌握憲法的大好機會。
本次修憲,內容涵蓋多個方面,而其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國家總體指導思想寫入「序言」、載入憲法,以及取消「國家主席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的限制,可說是意義最為重大、深遠而又為各方所廣泛關注的。
事實是,習思想入憲、國家主席任期撤限,兩點修改,目的都是為了確保國家沿着「十九大」制定的治國方略和發展方向前進,為二○二○建成小康、二○三五基本實現現代化、本世紀中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目標提供憲制保障,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和絕對有其必要的。
可笑的是,有本港「政論家」對取消任期限制的做法提出質疑,認為此舉會令人對中國權力交接的穩定性和延續性「產生懷疑」,亂港傳媒《蘋果日報》更大肆歪曲造謠,指為什麼「為連任鋪路」……雲雲。
這真是井蛙之見和一派胡言。事實是,中國早已進入依法治國而非「人治」時代,習思想入憲、主席任期撤限,都只會令到國家可持續發展、政策的執行和制定以及權力交接增加延續性、穩定性和確定性,是進步而非倒退。《蘋果日報》之流今日還以四十年前的眼光來看待中國、看待修憲,除了令人笑掉牙齒,只能自暴其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