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果農將蘋果按要求進行分檢包裝
研究富崗蘋果生意經的學者,無意間發現一個數字模式21(P+M)。楊雙牛解釋說:「P代表農民荒坡承包權重,這是個恆定數量,每人14畝;M代表勞動力的權重,成年男子工價每天10分,女人一般5至7分不等;21代表村民每月出工標準天數。這個公式管投入,也管分配。」
「九山一水三分田,是崗底村1400人的集體不動產。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農村進行的『絕對均田』運動,潛能很快被耗盡,其疲態漸漸顯露出來:男人多的人家,土地不夠種,造成勞動力資源浪費;女人多的人家,土地種不了,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而雙牛算法倍乘因子,放大了土地權重,激活了土地效能。
楊雙牛解釋稱,P其實也可代表每一戶土地數量,因為農民土地按人頭平分,人口數量和土地數量是一致的。實際上,就是每人拿自己的土地資源,以及勞動力資源進行生產過程中的再投入。「雙牛算法」即是一個投資計算辦法,也是一個勞動成果的分配方案。
崗底村始於1985年的投入積累,隨着集體經濟改制,成功轉化為現代企業投資,當初1.5元的工價,實現了十餘倍增值。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員朱文通分析說:「富崗蘋果生意經的內核,是投入和分配法。仔細考察其中也不盡合理,但這個方法管用,村民自治機制發揮着關鍵作用。村民自治核心是:幹部民選、制度自定、事情大家幹、過程公開透明、大家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