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按《富崗蘋果128生產管理工序》,蘋果採摘員信息要錄入蘋果的二維碼。圖為果農在採摘蘋果
河北內丘縣崗底村黨總支書記楊雙牛給蘋果找銷路,在北京城鄉貿易中心日本水果專櫃,花200元(人民幣,下同)買回兩個紅富士蘋果,同富崗蘋果一起擺上案頭,請攝影師對比拍照,然後解剖切片讓專家品鑒。據此,該村領導班子做出決定:富崗蘋果論個賣,一個蘋果定價50元。楊雙牛說:「十五年前,崗底村這次蘋果價格的市場『暴動』,吹響了『以糧為綱』向以『蘋果為綱』戰略轉移的集結號。/大公報記者 顧大鵬(圖/文)
楊雙牛在作客「大公財經下午茶」時帶着富崗蘋果1號、2號、3號,還有剛上市的乾果小食品,走進對話現場,分享他的蘋果生意經。「那次蘋果漲價決定,發生在2002年秋天,蘋果豐收了,卻找不到銷路。村幹部每人包10戶1000棵樹,跑一個省一座城。」
去北京賣蘋果卻買回了蘋果
楊雙牛主攻河北和北京城。那年11月,他作為河北青年專家,參加中共十六大,在北京開了眼。「富崗蘋果的姊妹果——富士1號,在中國享受着宮廷待遇,一個標價100元。富崗蘋果卻是地攤兒的常客,一筐蘋果幾十元,一個也不過兩三塊錢,相差幾十倍。」原本是想賣蘋果的他,卻買了蘋果帶回村。
崗底村村委會主任楊灃軍與村新聞發言人劉秀禮一同作客「大公財經下午茶」,劉秀禮補充說:「有一年秋天,楊雙牛到內丘縣農貿市場察看蘋果行情,發現有人冒名崗底蘋果叫賣。楊雙牛問他是哪個村的?那人回答是崗底村。楊雙牛的司機說明了情況,那人嚇得就跑了。」
冒牌蘋果,刺激楊雙牛註冊了河北省第一個蘋果商標——富崗蘋果,他聽專家的建議,又將與富崗相關的37個商標申請了知識產權保護。崗底村成立河北富崗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富崗蘋果作為品牌開始為崗底集體經濟代言,品牌意識一點點滲透到果農心裏。
省長建議價:一個蘋果100元
楊雙牛學着日本蘋果的樣子,要求果農把蘋果分成三級,直徑95毫米以上的稱為富崗1號,直徑85-95毫米之間的稱為富崗2號,直徑75-85毫米之間的稱為富崗3號。其中富崗1號收購價每個5元錢,銷售定價每個50元。請品牌設計師設計了禮品套盒包裝,將富崗蘋果1號定位為商務禮品,主打高端市場。
當時有村幹部提出反對意見:「定價不算價,賣了才算價。」「貨好價出頭,但也不能出頭出得離譜。」富崗蘋果的價格營銷戰略,為楊雙牛贏得了內丘縣「四大黑」的諢號:楊雙牛的蘋果,王勝的水,容盛魁的飯,劉建國的蛋。其他三個人物,也是當地闖市場的第一代農民。
楊雙牛找領導為蘋果公關,反遭批評質疑:「吃你半個蘋果,就二十五元,如果掏錢買,誰能吃得起?」他坦言:「富崗價格戰略讓上級提心吊膽,自己也摸不到市場的底兒,晚上睡不着覺,頭髮一把一把地往下掉,夢中時常會被憤怒的蘋果驚出一身冷汗。」
於是,他召集村幹部開會,強調富崗蘋果1號營銷策略:「賣不了就送禮,送不出就扔掉,誰也不能說賣不出去!」如今說起這些,楊雙牛笑着對記者回憶道:「頭一年,送得多賣得少,第二年賣得多送得少,第三年搶着買也買不到。」
富崗村闖過品牌路上第一關。「一個蘋果50元」定價戰略,引起時任河北省長鈕茂生的關注,他在河北省農業產業工作會議上說:「富崗蘋果品質好,50元不是太貴了,而是賤賣了,我建議富崗蘋果一個100元。」
從此,富崗蘋果包裝上多出一行字:「省長建議價:一個蘋果100元。」
欲與日本富士蘋果試比高
「富崗蘋果是中日蘋果專家聯姻的成果。二十年前,河北農業大學李保國教授將日本富士蘋果的條穗嫁接到太行山野生甘棠樹上,成就了今日的『中華名果』。」楊雙牛說,自己與村裏技術員楊雙奎,多次隨李保國到日本信州大學學習蘋果管理技術。「我可以自豪地說,富崗蘋果與富士蘋果是姊妹果。」
幾年前,富崗蘋果獲得了中華名果、北京奧運專供水果、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等諸多殊榮。楊雙牛有一個信念,富崗蘋果要想成為世界名果,首先要回到日本經受日本市場的檢驗。他期待以蘋果為媒,中日專家學者再度聯手,將兩國文化經貿交流推上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