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李永青報道:中國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公布,一月廣義乘用車銷量按年增長6%至224.89萬輛,按月則下跌19%。其中,新能源車銷量達到三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四倍多。乘聯會認為,今年一月的銷售雖然實現了開門紅,但增速稍低。同時,一月廣義乘用車產量232.37萬輛,按年增長12.7%,按月則跌10%。
根據全國乘用車聯席會預測,2018年中國乘用車市場預計將增長4%,宏觀經濟的持續增長,將進一步開發大城市及偏遠省份居民在汽車消費方面的需求,中西部城市將是推動今年乘用車市場銷量增長的主要動力。然而,根據中汽協預計,2018年中國市場汽車銷量將實現微增長,預計達到2987萬輛,增長率為3%。
受一月份汽車銷量理想刺激,多隻汽車股股價均上揚,北汽(01958)升7.45%至10.96元;五龍電動車(00729)升3.28%至0.315元;華晨中國(01114)升3%至19.2元;長城汽車(02333)升1.96%至8.84元。
另外,畢馬威最新的調查顯示,中國正在引領包括純電動汽車(BEV)和汽車共享等新型商業模式和創新發展。報告指出,許多汽車業行政人員視中國為推出新型汽車服務和數據驅動型商業模式的首選地。全球而言,約五分一受訪行政人員認為,中國是推出新產品/汽車和新型汽車服務的首選國家,相比2017年的16%和15%有所上升。同時,有15%的受訪者表示,中國是開展新的數據驅動業務模式的理想地點,高於去年的13%。
調查也發現,中國汽車製造商(OEM)在創新技術的發展方面正趕上其他競爭對手。例如,受訪者被問到哪些汽車製造商會在2025年成為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的領導者,結果顯示,中國汽車製造商在前十名中佔據了兩個席位。調查亦指出,中國良好的基礎設施和監管制度是推動行業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