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貿發局料美稅改推動港出口

時間:2018-02-07 15:34:33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2月7日(記者 李永青)香港貿發局報告指出,去年12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法案,推行30多年來美國最大規模的稅制改革,市場普遍認為,新頒布的《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是特朗普首次取得的重大立法勝利。由於稅改的關係,未來10年,約80%美國家庭的稅負將會減低。由於消費開支佔美國GDP達70%,而且美國又是香港第二大出口市場,佔本港出口總額約9%,所以美國稅制改革對香港的出口應有實質的推動作用。

另外,新法例生效後,大多數美國公司將享受較低的稅後資金成本。不過,也有人批評稅改會令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擴大,預計在未來10年預算期內,目前已達20萬億美元的國債將增添一筆1.5萬億美元(11.7萬億港元)的赤字。
報告指出,稅制改革料可推動經濟增長,對美國政府財政的負面影響多少會有所抵銷。美國國會稅務聯合委員會表示,對工資徵收的實際邊際稅率降低,有助增加勞動力供應;稅後資金成本下降,也能提高商業投資的稅後回報率,繼而促進投資。儘管多項個人減稅條款在預算期結束時已經失效或逐步取消,但是這兩項因素料可刺激美國GDP每年平均增長0.7%。

稅改法案的另一特點是涉及由美國國外和國內企業控制的跨國實體,他們從所擁有或控制至少10%股權最少1年的附屬公司獲得來自外國的收益。法案對這些跨國實體的稅務作出重大修改,讓他們毋須為這些收益繳交美國稅款,此舉實際上就是把美國企業稅制從全球徵稅制(經常導致雙重徵稅)轉變為屬地徵稅制。

新稅法還設立一次性而且稅率超低的匯回稅,使美國企業更易將符合條件的海外收益和資產匯回國內。相關收益可在八年內以延後遞增方式入帳,而日後所有符合條件的收益都可以留在海外,或者免稅匯回美國。

至於美國稅制改革將如何影響香港與美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有待美國國稅局從2018年2月底或3月開始發布相關的新規例,才可作出較全面的評估。報告相信,永久大幅降低公司稅、實施屬地徵稅制,以及匯回外國收益及資產的稅率偏低等,均可促使美國公司將現有和日後的收益或資產從海外帶回國內投資。

報告指出,稅改措施也可鼓勵一些外國公司將總部遷往美國,以享受更優惠的稅制,或會減少美國在亞洲(包括香港和中國內地)及其他地區的整體投資。香港和中國內地等海外稅務管轄區也可能面對壓力,需要提供更優惠的稅務條件,以挽留並吸引美國和跨國公司投資。

報告預料,在未來10年,儘管多項個人減稅條款在接近10年預算期結束時將會到期,但是美國家庭大多都會獲得不同程度的減稅,因此新法例對美國消費至少會有短期的刺激作用。美國又是香港第二大出口市場,所以美國稅制改革對香港的出口有實質推動作用。

然而,美國企業稅率調低、匯回國外收益的稅率較低以及反濫用條款等,均會鼓勵美國公司將目前及日後的收益留在美國。由於避免或推遲繳納美國稅款的誘因減少,因此美國公司在香港等低稅地區設立機構的意欲也可能下降。

由於香港與美國沒有簽署全面避免雙重徵稅協定,美國公民未能享有優惠的匯回稅率,即美國企業實體持有外國公司10%具投票權股份至少1年,其現金或流動資產的稅率為15.5%,非流動資產為8%;加上根據美國的新稅法,個人所得稅稅率也會調低,這些因素可能令美國公民未必考慮前來香港發展事業,難免使香港公司更難招聘並挽留美國專業人才。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