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黃之鋒只是外國勢力的跳樑小丑/博 梁

時間:2018-02-05 03:15:39來源:大公網

  「外國勢力」這個詞語,在過往一直被不少香港人誤認為是危言聳聽之詞,這跟原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陳佐洱早於二○一二年便曾指「『港獨』像病毒一樣蔓延」一樣,遭到不合理的輕蔑。然而,當看到十二名美國國會議員日前竟去信挪威的諾貝爾委員會,提名觸發違法「佔中」的「雙學」三人黃之鋒、羅冠聰和周永康競逐諾貝爾和平獎,大家還敢斷言「外國勢力」並不存在嗎?

  西方培植的新一代「代理人」

  須知道,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向來喜歡透過媒體在其認為「缺乏民主」的國家和地方樹立一名「代理人」。香港這個完全自由又有政治戰略價值的地方,顯然是他們的「必爭之地」。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如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亦如是,他們在過往一段長時間均曾擔任西方的「代理人」。在外國勢力眼中,在二○一二年「反國民教育風波」中「一戰成名」的時任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正是適合他們培育的「代理人」繼任人選,事實上,在二○一四年的違法「佔中」過後,黃之鋒已儼然是繼李柱銘、黎智英之後的新一代西方「代理人」。就讓我們回顧一下這過去幾年發生的種種,或許大家就會明白黃之鋒等人獲提名競逐諾貝爾和平獎的背後黑暗面。

  違法「佔中」爆發後不久,黃之鋒即登上新一期美國《時代雜誌》亞洲版封面,封面標題為「抗爭的臉孔」(The Face of Protest)。文章誇讚黃之鋒和其學生夥伴,引起了一場動搖香港年輕一代的「地震」。《時代雜誌》雜誌十月又把黃之鋒列為該年度二十五大最有影響力的青少年之一,形容他是「希望的象徵」(symbol of hope),與出爐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等全球多位獨當一面的年輕人「齊名」。

  如此的例子實在多不勝數。像法新社在二○一四年年底公布的年度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當時年僅十八歲的黃之鋒,竟能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及教皇方濟各等國際領袖同時上榜。二○一五年三月,美國財經雜誌《財富》(Fortune)選出全球五十位傑出領袖人物,黃之鋒再一次登上外國雜誌,亦是唯一榜上有名的香港人。

  在「佔中」後的一年多時間內,黃之鋒離奇獲邀於英國牛津大學牛津辯論學會發表演說,牛津辯論學會擁有差不多二百年歷史,英國前首相麥美倫曾稱它為「世上自由言論的最後一個堡壘」。黃之鋒不但是首個在此演講的香港政治人物,同時也是牛津悠長歷史中最年輕嘉賓之一。其後他亦先後到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倫敦國王學院、倫敦大學學院、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及瑪麗王后學院等,與師生「分享」他對所謂的「香港民主進程」、「自決運動」以及「議會世代更替」的「見解」。

  最特別的是,二○一五年九月李柱銘以「以老帶新」方式,應美國人權組織「自由之家」邀請,與黃之鋒一同赴美出席有關「佔中」和香港民主發展的研討會,進一步「唱衰香港」。

  當大家明白黃之鋒的「代理人」身份,就不難明白今次美國政客為何會把黃之鋒等人綁上跟中國較勁的的政治戰場最前線了。

  大家還記得「雙學」三人去年八月因為在「佔中」時衝擊政府總部東翼前地而被高院上訴庭法官判囚嗎?當時,個別外國政府、駐港總領館、機構,以及政客便一直無視事實、法院理據、香港司法獨立、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一窩蜂地發表評論,毫無根據地質疑對黃之鋒等三人的司法判決。去年十月中,更有十二名來自英國、美國、澳洲、加拿大及南非等世界各地的所謂「法律界權威」發表聯署公開信,批評「雙學」三人案件顯示本港法治精神受到嚴重威脅,亦違反「雙重定罪」的法律原則,擔心香港司法獨立或淪為聽命於中國共產黨的幌子,恐香港法庭受中共擺布雲雲。

  營造輿論企圖施壓「營救」

  同時間,英美等西方國家的政治媒體也「全面配合」,以「政治犯」、「良心犯」等字眼來形容「雙學」三人,皆因以「政治犯」問題攻擊中國政府,一直是外國勢力的拿手好戲。例如英國《金融時報》妄稱中國政府正加大對香港的干預,加強對不同政見者的「政治打壓」。英國《衛報》社評則稱,有關判決結果是執行北京意願而非尋求司法公正,旨在打壓香港青年「追求民主自由」。美國《華爾街日報》更聲稱,香港如今出現第一批入獄的「政治犯」,北京未來還可能會繼續增加「政治犯」數量雲雲。

  這些針對性攻訐,為的就是營救受外國勢力擺布的跳樑小丑黃之鋒而已。

  黃之鋒等三人早前就上訴庭改判他們入獄的決定提出終極上訴,根據司法機構資料,終審法院將於明日頒下裁決。判決前夕,外國勢力就突然大合奏唱響「雙學」三人應獲頒發諾貝爾和平獎的論調,依以往做法去推算,這根本就是一脈相承,也不禁令人質疑此舉是妄圖施壓以至是另有盤算。然而,說到底,最重要的還是香港的終審法院,能夠頂着壓力,守護法治,在明日作出最合理的裁決。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