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於1月29日見高位,恒生指數最高升至33484點,之後輾轉回落,跌穿33000點及10天移動平均線(32532點),執筆時恒指最低見32321點,較最高位回落1163點或3.47%。事實上以大市累積數千點的升幅而言,調整1163點根本不足掛齒,即使回調至跌穿20天線(31944點),只要穩守着30000點大關,筆者仍然視之為健康調整。
當港股回落,坊間又出現了很多股災的言論,一時間人心惶惶,但投資者只要細心想想,現時的港股並無什麼可引發股災的誘因,美國道指回落只算是大漲後的小回格局,並非特殊因素將指數推跌;上證的道理亦相同。若然說大市下跌的原因,筆者傾向春節臨近,北水鳴金收兵,暫時休戰,令港股的上升動能減弱。無論如何,大家不要忘記,大市火車頭平安保險(02318)及騰訊控股(00700)有分拆概念(預計於第一季或第二季進行),另外港交所(00388)對同股不同權開了綠燈,市場憧憬未來有機會引入大企業,如阿里巴巴或生物科技等創新業務公司來港上市。凡此種種,筆者對後市仍然樂觀,相信即使有股災,應該不會發生於今年的上半年時間。
另一方面,人民幣不知不覺間已靜靜起革命,美元兌人民幣由去年(2017年)四月份開始,約6.8300一直升至本月的6.2945。升幅有5355點子或7.84%。筆者相信最主要原因是美元在特朗普的弱美元政策下,造成美元兌其他貨幣普遍性下跌。當然,為着國家天文數字的龐大債券市場,美國政府口中不會承認或宣告弱美元的方向,但從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表明希望美國出口方面可以做到貿易收支平衡,及在本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相信弱美元是勢在必行。正因如此,造就了人民幣的升值空間。
人民幣升值對外債重的公司很有利,主要是企業外債以美元作為單位,但收入及資產卻以人民幣計算,故變相令到企業的債務減少(當兌為人民幣計價時),如中國聯通(00762),航空股南方航空(01055)、東方航空(00670)、中國國航(00753),或紙業股玖龍紙業(02689)、理文造紙(02314)等等這些外債重的公司,當人民幣升值時對上述公司都有正面的影響。
(筆者持有平安保險(02318)及港交所(00388)衍生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