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調整未完 宜守不宜攻/肖姚俊

時間:2018-02-05 03:15:35來源:大公網

  開年以來港股強勢上漲的背後由兩條邏輯主線推動:其一是市場討論較多的港交所的制度改革,包括H股全流通試點、同股不同權架構設計、吸引更多新經濟公司來香港上市等等,直接提升了港股市場的吸引力;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美元走弱和非美元貨幣的大幅升值:美元匯價指數於過去一年下跌了近13%,單計上月便跌3.5%。一方面美元走軟為新興市場提供寬鬆的資金環境,同時,人民幣升值將對內地經營、港元報表的企業的盈利表現提供一定支撐。

  同樣,放眼整個亞太地區以及海外,開年以來諸多大類資產的表現都是超預期的,股市上漲、債市下跌、商品漲價、美元貶值。隨着全球經濟同步復甦,其他經濟體經濟增長及政策取向逐漸向美國收斂,將推動非美貨幣對美元升值,從而令美元指數承壓。也就是說,美元的貶值促使美元流向新興市場,為新興市場復甦提供了寬鬆的環境;而新興市場經濟復甦,會增加美元融資需求,迫使美元貶值。所以美元貶值和亞太地區股市走強互為因果,美元走勢是這個市場主線的重要指標。

  但是,弱勢美元在近期出現扭轉跡象。在通脹回暖的預期下,上周五歐美債市拋售加劇,10年期美債收益率突破2.8%。長期升水的恒指期指在上周五夜盤貼水500多點。如果美債利率持續的上升,會導致美元資金成本的提升;美元一旦止跌回升,將一定程度上扭轉流入新興市場的資金流向,去年以來的整個市場邏輯也就中斷。

  總結來說,港股前期的上漲動力主要來自弱美元、強人民幣、商品價格升、企業盈喜、內銀股獲重估等利好因素。不過,持續飆升的環球股市處在高位,回吐壓力也越來越大,須防部分利好因素短期內逆轉,尤其是美債收益率持續上漲情況下美元隨時可能反彈,從而觸發新興市場獲利回吐。另外,內地股市本周或因信託產品集體到期拆倉而觸發的急跌走勢,下周或會放緩,但調整未完。策略上,短期宜保守不宜強攻,待大市回穩,再作部署。

  (聲明: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