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港新經濟IPO今年勢浪接浪

時間:2018-01-22 03:15:38來源:大公網

  圖:閱文集團去年來港掛牌,招股引發凍資超過5200億元,成為香港史上第二大凍資王

  回顧2017年,一連四隻新經濟企業來港上市,由眾安(06060)、閱文(00772)、雷蛇(01337)再到易鑫(02858),粒粒皆星,合共集資近329億元,貢獻主板集資額近27%。會計師行預測,2018年將迎來新一浪新經濟IPO熱潮,預計引入「同股不同權」將成助力,今年集資額料約三至四成來自新經濟企業,較去年佔比提高約10個百分比。/大公報記者 陳詠賢 王嘉傑

  2017年9月,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宣布來港招股,成為香港首隻FinTech概念股,吸引逾12萬人申請認購,超購391倍,集資逾136億元,成為去年集資額第二大新股。眾安吸金力驚人,亦為新經濟IPO熱潮掀起序幕。隨後再有騰訊(00700)旗下網上文學平台閱文集團,火熱程度更甚,招股引發凍資超過5200億元,成為香港史上第二大凍資王;其後再有電競設備股雷蛇,以及互聯網汽車平台易鑫相繼登場。

  瑞信:或可撼贏紐約

  全年四隻新經濟IPO,合共貢獻約329億元,而2016年僅得一隻新經濟IPO,即集資55.1億元的美圖(01357),新經濟IPO集資額按年升近五倍。而新經濟IPO於主板集資額佔比,亦由2016年的不足3%升至2017年的接近27%。

  然而,據港交所數據顯示,目前香港上市公司總市值中約3%來自新經濟行業,遠低於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和紐約交易所的60%及47%。港交所去年十二月中公布,容許市值達100億元以上、採用「同股不同權」架構的新經濟企業作主板上市,同時放寬已在美國上市的內地大型「同股不同權」公司來港第二上市。

  香港引入「同股不同權」,將大大提升新經濟企業來港IPO的興趣,尤是內地的創科企業。瑞信亞太區股權資本市場部門主管Tucker Highfield估計,未來兩年內地科技業的潛在上市公司總市值將超過5000億美元,預料香港股市可媲美,甚至取代紐約股市,成為全球最熱門新經濟企業首選的上市目的地。

  德勤料新經濟股集資570億

  德勤上市業務組聯席合夥人歐振興表示,近期收到十間新經濟公司向該行查詢來港上市的資料,希望了解在港以「同股不同權」方式上市的法規,亦有已在海外上市的創科企業查詢在港作第二上市的要求。他相信,今年創科公司來港作IPO會較過去熾熱,目前已知悉兩間大型創新企業將會於年內來港上市,預計新經濟IPO將貢獻總集資至少三成;該行預測2018年集資總額介乎1600億至1900億元,即代表新經濟IPO集資額將達480億至570億元。

  羅兵咸永道報告中表示,預計今年香港總集資額約40%來自新經濟公司,惟未必會全部以「同股不同權」方式上市,預計今年最快第三季至第四季,始有「同股不同權」公司來港上市。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