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國GDP首破80萬億大關

時間:2018-01-19 03:15:58來源:大公網

  國家統計局18日在京公布2017年中國經濟「成績單」。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GDP達827122億元人民幣(約1006567萬億港元),是中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8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大關;全年GDP同比增長6.9%,終結了自2010年以來GDP增速逐年下行趨勢,實現企穩回升。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用「穩中向好、好於預期」概括了2017年經濟運行情況。/大公報記者 譚笑北京報道

  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實際增長6.6%,增速比上年加快0.6個百分點;服務業生產指數比上年增長8.2%,增速比上年加快0.1個百分點;全國固定資產投資631684億元,比上年增長7.2%,其中民間投資增長6.0%,比上年加快2.8個百分點;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增長7.3%,人均收入漲幅跑贏GDP。

  穩中向好 好於預期

  寧吉喆表示,2017年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四大宏觀指標穩中向好,好於預期。2017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超過1300萬,12月末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98%,全年CPI上漲1.6%,也好於預期。從國際收支看,國家外匯儲備年末近31400億美元。

  寧吉喆介紹,去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重要進展。「三去一降一補」五大重點任務完成情況較好。鋼鐵、煤炭、煤電的去產能任務已經完成;去年11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了0.5個百分點;全國商品房與糧食去庫存取得明顯進展;補短板方面,農業、水利管理業投資均達到16.4%的增速,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投資增長達到23.9%,有力彌補了長期以來的欠帳問題。

  去年全年工業增加值回升,工業企業的盈利能力和企業負債水平也在持續改善。寧吉喆介紹,在降成本方面,2017年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同比下降0.28元。數據顯示,去年1-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達6.9萬億元,同比增長21.9%,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利潤增長30.4%,而企業部門的整體負債水平,也較上年下降了0.5個百分點。

  服務業成主要拉動力

  數據顯示,去年出境旅遊人數達到1.29億人次,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0%以上,電影票房突破500億元,全民健身比例達到50%,2017年高校畢業生795多萬人,全世界在校大學生的20%以上在中國。其中,在消費結構中,恩格爾系數從2016年30.1%降到2017年的29.3%,寧吉喆指出,這反映出居民消費結構在改善。

  他表示,結合前幾年情況來看,中國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革,已經從過去的主要依靠工業拉動,轉為工業、服務業共同拉動。2017年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51.6%,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58.8%,服務業已經成為經濟的主要拉動力,與工業一起共同支撐中國經濟發展。

  就業物價收入環境兼顧

  在談到治理污染是否會影響GDP時,寧吉喆表示,去年GDP實現6.9%的增速,是在加大污染防治的力度下實現的。當前中國追求綠色發展,按照國家法律法規進行污染治理,因此帶來的結構變化和經濟發展是正面影響。

  「我們說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要看經濟增長速度,但是同時也要看就業增加多少,看收入增加多少、看生態環境改善多少、看物價穩定情況如何,這才是經濟發展的本意所在。」寧吉喆說。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