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房產稅或最快明年完成立法

時間:2018-01-15 03:16:30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樓市長效機制逐漸成型,過往土地財政模式難以為繼,因此「房產稅」話題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尤其是隨着「營改增」的持續推進,地方政府缺乏主體稅收補充,房產稅的推出或增加地方政府的收入來源。

  記者留意到,中國財長肖捷去年末在《人民日報》發表的署名文章透露,對工商業房地產和個人住房按照「評估值」徵收房地產稅,並適當降低建設、交易環節稅費負擔,逐步建立完善的現代房地產稅制度。

  申萬宏源宏觀首席分析師李慧勇相信,今年樓市長效機制有望獲得實質性突破,預計構建「政府為主」的住房租賃市場,抑或構建「市場化」住房租賃市場模式,將在今年變得更清晰,且房產稅亦有望進入立法程序。

  「土地總有賣完的一天,從維持房地產市場長期穩定發展看,房產稅確實是一種穩定的資金來源。」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認為,通過房產稅方式增加地方政府財收有其可行性,但房產稅徵收的範圍、標準、徵收方式、徵收額度等將考驗管理層的智慧。

  但要注意的是,房產稅出台需經過全國人大會議三審,該周期通常需要兩年。若今年人大將房產稅列入立法日程表,那最快後年房產稅就可推出,但政策落地亦需一個過程。盧文曦預計,若房產稅今年能進入立法程序,並於明年完成立法,那最快或於2020年全面鋪開。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夏丹建議,鑒於短期內房產稅立法完成存在難度,決策層可分批次、分方案逐步落地、差別化執行,如對存量房佔比日趨擴大的重點城市,可率先開徵或提高稅率。上海鏈家市場研究中心總監張月強調,即便未來房產稅政策成型,但按「分步推進」原則,亦不會很快全面鋪開,各地或依據自身實際,在徵收標準、時間等方面有所區別。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