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業績靚麗 地產股應聲彈

時間:2018-01-15 03:16:30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毛麗娟深圳報道:受益於調控放鬆及業績增長預期,地產股開年後持續上漲,板塊整體上漲11.54%。其中,萬通地產累升34.34%、藍光發展、世茂股份、華夏幸福、金地集團、綠地控股、大龍地產、華遠地產等升逾20%。

  近期各大上市房企披露了2017年度的銷售情況,數據極其亮眼。其中,碧桂園超過5500億元(人民幣,下同),位列行業第一;萬科、恆大也均超過5000億元,分列二、三位;融創成最大黑馬,連超多家強敵,達到3600億元,排在第四位。

  另據第三方研究機構的排行數據顯示,保利、綠地2017年的銷售金額也超過3000億元,中海突破2000億元。這也反映出,銷售額超過1000億元的房企多達17家,大型房企的優勢愈加明顯,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人才引進利好待觀察

  易居地產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房企業績的持續攀升是促成近期地產股升溫的主要原因。「業績因素之外,地產股上漲不排除受到近期部分城市限購鬆綁、鼓勵人才購房落戶等因素的影響。」

  中信建投房地產行業首席分析師陳慎也指出,近期出台人才引進政策的城市大多集中在二線城市,背後反映出城市之間對人才的爭奪。在一線城市人口管控愈發嚴格的背景下,對溢出人口紅利的把握成為二三線城市未來的關注焦點,而這也成為房企重新評估城市需求的重要標準。但陳慎直言,人才引進政策可為樓市帶來增量改善,惟增量的規模還需觀察。

  按照《全國國土規劃綱要(2016-2030年)》中的約束性指標國土開發強度,17%的住宅用地供應比例測算下的2016至2020年預計減少37%的住宅用地供應,2020至2030年預計減少46%的住宅用地供應。根據一線城市2017至2020年的土地供應計劃測算,至2020年一線年均新增建築面積4130萬平方米(不含租賃),而2012至2016年一線城市商品住宅年均銷售面積4449萬平方米,凸顯一線城市商品房市場供不應求格局難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