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監管年,各種監管文件頻出,內容包括整頓借殼、規範上市公司再融資、發布減持新規、打擊違例中介、做市人士等。在監管強壓下,資本市場質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從市場表現來看,業績穩健、估值合理的價值股相對更受追捧,而過去靠講故事、難以兌現業績的股票則漸漸遭到市場拋棄。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分析,嚴監管已取得一定成效,比如市場波動率下降,炒作之風得到有效遏制。通過嚴監管,監管層引導了投資者進行價值投資,這是今年A股「二八分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招商基金權益團隊表示,監管加強了對投資者的教育和保護,完善退市機制也保障了投資者的權益(欣泰電氣和新都酒店的強制退市具里程碑意義),加強對長期未分紅企業的監管是從紅利方面改善了投資者的回報。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策略分析師洪灝認為,證監會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工作進展良好,今年資本市場的質量得到了明顯改善。在IPO常態化下,證監會嚴把審核質量關,新股的質量有所提高。規範再融資方面,二月證監會扼制利用定向增發逐利行為,減少利益輸送,中小股東利益得以維護。而在新規發行後,定增佔融資總量比例下降。去年定增佔股權融資規模比例超80%,二月至今累計定增佔融資規模比例降至70%。
十八大後監管層還加強了對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的監管力度,行業執業質量得到提升,間接促進了資本市場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
對外開放方面,「債券通」的推出開闢了境外投資者參與內地債券市場的渠道;近期,監管層進一步放寬了外國投資者對內地證券、基金、保險等業務的持股比例。
今年,奇虎360透過借殼江南嘉捷返回A股市場,江南嘉捷市值擴大為之前的五倍。洪灝分析,隨着互聯互通機制完善,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准入放寬,以及A股成功加入MSCI,A股國際化程度上升。同時,A股法治、監管體系逐漸完善,良好的融資環境也將吸引更多公司返回A股上市。此外,中國證監會也明確表示支持境外上市的優質中資企業回歸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