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A股「冰火兩重天」,如果你擁抱的是藍籌股,它已經走出慢牛行情,如果持有的是小盤股,那無疑是令人焦慮的慢熊行情。展望2018年,曾經在2017年推介白馬股(指長期績優、回報率高並具有較高投資價值的股票)的機構也出現了分歧,有人認為白馬股行情將至少持續三五年,有人認為,大盤股在2017年大幅上漲後,相對收益趨於極端,雖然盈利穩定,但估值走高,開始失去顯著的投資價值。而在流動性的約束下,中小盤股將迎來結構性的機會。\大公報記者 毛麗娟
年初至今,上證A50累計上漲26%,滬深300上漲22%,但中證1000累計下跌18%。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策略分析師洪灝團隊統計了2006年以來的股市表現,今年的大盤股上漲、小盤股下跌的情形在A股市場首次出現。個股分化現象加劇。上證A50、滬深300、中證1000指數中,上漲的個股數量佔比分別為74%,59%和24%。
資金面已回歸理性
招商基金權益團隊受訪表示,2017年的A股行情並非資金面驅動,而更多來自於基本面的支撐。從經濟基本面的環境來分析,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經濟增速告別了此前持續下行的狀態。整體看全球經濟處於共振的狀態,全球股市也基本全部上漲。內地經濟復甦疊加國際經濟共振,有利於權益類風險資產的投資,這也解釋了為何2017年實際上A股呈現了「慢牛」格局。從資金面看,市場資金面顯然已回歸理性。
觀察以往A股市場,大小盤風格基本是每半年切換一次,但這次藍籌已漲了將近兩年的時間,而小盤股已跌了將近兩年的時間。
公募基金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今年只是白馬股發力的第一個階段。隨着去年十月份深港通開通,加上滬港通,A股和港股就實現了全面的互通互投,長久以來被嚴重低估的A股藍籌股的估值,因港股的投資者進入而令估值會進一步提高,而小盤股估值則不斷下跌。他判斷,2018年仍然是白馬股行情,而小盤股的下跌還沒有結束。
洪灝則判斷,2018年在流動性的約束下,中小盤股將有結構性的機會,大盤股仍將有個別,而非系統性的機會。他分析,隨着流動性邊際收緊,去槓桿持續,信貸增速放緩,利率將維持高位,債券收益率將先升後降,或在明年一季度前後見頂,升至歷史高位後開始回落。根據股債收益率比較模型,大盤股相對回報趨向極端,小盤股將有結構性的機會。
十九大受惠行業續看俏
招商基金權益團隊看好以下幾個投資方向:一是製造業升級和消費升級,尤其是具有技術和品牌壁壘的公司;二是通脹受益品種,主要是必需消費品和油氣產業鏈;三是低估值藍籌,以金融地產為代表。
博時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魏鳳春則表示,應布局能代表中國未來的板塊,十九大報告中提到的以製造業為核心的科技、滿足中產階級消費及一部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所需的公共品消費板塊等。博時精選基金經理李權勝認為,2018年布局核心依舊是圍繞公司的基本面及估值水平綜合考量,中長期投資仍然是消費方向,如醫藥、食品飲料、旅遊、文體娛樂及零售等;中短期則可考慮適度布局公司基本面不錯、相對估值不高且今年市場表現仍然不足的成長性行業相關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