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當前許多國家紛紛調整發展戰略,在新能源、智能網聯產業加快產業布局
隨着英、法、德及挪威等歐洲國家,計劃2025年至2040年逐步全面停售燃油車,中國政府亦啟動制訂禁售燃油車時間表。市場估計,中國或於2025年禁售燃油車,由現時到2025年將是內地汽車業變革最劇烈的時期,傳統汽車節能減排要求將不斷提高,新能源汽車發展加快的同時,亦對技術要求越來越高。分析指出,若車企能順勢而行,全力拓展新能源車,可望成為國策的贏家,否則日子只會越來越難過。/大公報記者 李永青
國家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早前表示,當前許多國家紛紛調整發展戰略,在新能源、智能網聯產業加快產業布局,搶佔新一輪制高點,一些國家已經制訂了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他透露,工信部也啟動了相關研究,將聯同相關部門制訂中國的時間表,這些舉措必將導致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環境和動力發生深刻變化。
未來三年轉型黃金期
分析指出,由現在到2025年將是汽車產業變革最為劇烈的時期。傳統汽車節能減排要求越來越高,新能源汽車發展加快,對技術要求卻越來越高,智能網聯汽車將對整個產業帶來巨大影響。辛國斌及專家均建議,中國車企應深刻認識這種趨勢,及時調整戰略,明確發展規劃,適應新形勢的挑戰,有助中國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的轉變。
除了研究禁售燃油車時間表外,內地將實行「雙積分」政策,亦促使車企更積極拓展新能源車。有關政策將於明年4月1日正式實施,但新能源汽車積分計算的時間向後延了一年,2019年開始設定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政策又明確提出,乘用車企業2019年產生的新能源汽車負積分,可以2020年產生的新能源汽車正積分抵償。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車積分計算的時間向後延了一年,最主要的原因是內地車企難以達到新能源積分的比例要求,但從現在到2020年的三年多時間,是傳統汽車企業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黃金期。
分析師解釋,「雙積分」是指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和新能源汽車積分,前者反映車企生產的車型燃油量達標,後者則反映車企承擔生產新能源汽車。車企的兩種積分都保持正數,所產車輛才可以上牌。辦法規定,年產量或進口量達三萬輛以上的車企,2019及2020年新能源汽車積分要求分別為10%及12%,意味於2019年,車企產量10%須為新能源車,否則被扣新能源車積分。若車企不能達到積分要求,便須購買額度或接受罰款,迫使內地更多車企加快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部分車企將受惠於「雙積分」制,或透過售賣多餘積分獲利,或成為新能源汽車股的炒作動力。
雙積分推動業績高峰
現時內地部分車企的傳統燃油車產銷量佔比較大,相對壓力亦較大。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雙積分政策對大企業和合資企業有很大難度,但該政策實行並非激進,而是採取先鼓勵後推進,再到強制的辦法。他表示,雙積分政策是一個創舉,把傳統車節油和新能源車發展兩個重要方向有機結合,結合中國在研究禁售傳統燃油車的時間表,中國引領了國際乘用車發展的新趨勢。
崔東樹表示,國家支持新能源車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願未變,一直都是以政策性補貼作為重要推動力,但從今年開始,新能源汽車補貼額度下降20%,到2020年後將不再有補貼,這對行業帶來一定影響,但雙積分徵求意見稿有助於將這種影響的力度降低。
分析指出,在自主品牌車企中,有部分企業提前在新能源領域布局,在雙積分政策即將實施的當下,反而迎來了業績高峰期,比亞迪(01211)、吉利(00175)等幾家企業尤為突出,料將來更受惠於「雙積分」制及禁售燃油車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