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資管亂象頻生 監管亟需統一

時間:2017-12-14 03:16:21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俞晝杭州報道:今年以來,現金貸、互聯網小貸、虛擬貨幣等金融創新業務持續受關注,多名專家學者在首屆亞太資產管理高峰論壇上表示,隨着內地資產管理規模的不斷擴大,給傳統資管行業帶來了深刻的變革,跨行業跨領域的資管難題亟需新的機制來統一監管。

  據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國家「十三五」發展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巴曙松主編的《2017年亞太資產管理發展趨勢與展望》披露,2016年底,亞太地區資產管理規模達到109萬億美元(約721萬億元人民幣),較2015年末增5.83%,增速較2015年有所提高,資產管理規模佔全球的比例約65%,遙遙領先其他地區。隨着金融科技發展迅猛,截至2016年末,中國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總規模約51.79萬億元。如果包括銀行理財、信託和保險等的廣義資產管理行業總規模已達到116.18萬億元。巴曙松說,金融科技正在對資管行業進行重塑,尤其在亞太地區,已形成金融科技發展的良好基礎。

  不過,市場也關注在金融科技催生着不斷創新產品的同時出現的資管亂象。針對現金貸問題,巴曙松認為,這類金融模式目前最大的問題來自經營主體不具備獨立風險管理能力,對金融風險沒有把控能力。據此,要做的可能是用金融科技的手段去為其提升能力,再通過金融持牌監管,進一步拓展業務。另外,要做好貸款利率市場的控制,避免借貸者過高的壓力。

  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建中央專職副主席宋海認為,資產託管業務將脫虛向實,回歸本原。未來的發展趨勢:一是去通道、去剛兌、限制非標、禁止嵌套等一旦落實,將導致通道業務和嵌套業務的模式難以為繼,以通道業務和嵌套模式的資產託管將萎縮甚至消失。二是整個資產託管行業將進入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也就是從盲目單一追求數量到數量與質量並重的方向轉變。因此,剛性兌付打破,將使資產託管回歸資產業務的本原,專業管理能力將成為資管機構的核心競爭力。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