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勿讓比特幣狂熱衝昏頭腦/陳聞賢

時間:2017-12-14 03:15:38來源:大公網

  市場近日焦點非虛擬貨幣比特幣(Bitcoin)莫屬。隨着美國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於12月10日開始比特幣期貨交易,在市場憧憬下比特幣接連破頂,價格一度高見19000美元水平,與年初800美元水平比較,比特幣今年以來已累積升逾23倍,「淘金」熱潮席捲全球。

  近日比特幣被炒起主要有三大原因。一,供應有限。預計至2040年,發行數量將限於2100萬個,之後沒有增發的可能,概念如同黃金一樣,保值的原因是不同於紙幣可隨意發行,而且市場龐大的需求令比特幣價格急漲。二,芝交所爭推比特幣期貨。美國監管機構批准CBOE及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推出比特幣期貨,而市傳納斯達克交易所及日本的交易所亦將會研究推出相關產品,這意味虛擬貨幣逐漸受主動金融機構所接納,並逐步成為主流投資產品。三,比特幣近日被視為避險貨幣之一。日前朝鮮射導彈,比特幣價格與其他避險貨幣同樣急升,可見市場已認同比特幣的價值。

  2009年才創立的貨幣不足十年便打破了傳統信用貨幣的概念,種種跡象都看似顯示比特幣具有龐大的升值潛力,甚至有不少投資者認為其價值較黃金更高,但是,有不少經濟學者都認為其價格存在泡沫,被指是「21世紀新鬱金香狂熱」的比特幣熱潮到底隱藏了哪些風險?

  首先,比特幣本身不具備任何內在價值,且缺乏央行支持,亦沒有任何貨幣政策緩衝其波動性,投資者購買比特幣的原因只是相信其升值潛力,雖然市場看似有龐大需求,但其升勢是投機活動多於自身價值,而現時買入比特幣很多是羊群效應。

  其次,比特幣的成功在於交易參與者無須公開身份,擁有避開法律規管的特色,不少不法分子利用作非法交易及避稅,中國及韓國均否認是合法貨幣。同時,比特幣價格大幅波動的特性令其難以成為交易貨幣,亦難以取代傳統貨幣或黃金,流動性成疑。

  美國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警告,比特幣如同美國殖民時期發行的貨幣,擔心最終會變得一文不值,又指比特幣根本不屬於理性貨幣。的確,比特幣的出現,全因外界對央行發行的貨幣愈來愈不信任,亦厭倦因經第三者處理資產而衍生的手續費,說起來比特幣也算是民粹主義的衍生品。

  年內比特幣價格火箭式上漲的過程,令人忘記了這種虛擬貨幣的內在價值到底有多實在,人們彷彿在炒賣一個夢,而比特幣亦正形成巨大泡沫,投資者不要忘記,比特幣價格暴升,只是新的金融科技出現而衍生的新型貨幣,難保將來出現更好的金融科技後會否變成一文不值。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