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美國聯邦執法人員5月29日在佛州建築工地抓捕非法移民。\網絡圖片;下圖:美國政府大肆搜捕非法移民,導致多個行業缺人手。\法新社
美國執法人員日前突擊搜查位於佐治亞州的韓國現代汽車─LG新能源合作電池工廠,抓捕475人,包括逾300名韓國公民。此次事件引發「寒蟬效應」,在美國投資設廠的外企人人自危,尤其是員工簽證容易受限的亞洲公司。美媒指出,特朗普政府打壓移民的政策與其所謂「推動製造業回流」計劃自相矛盾。打壓移民不僅嚇退外資,還導致美國多個行業出現用工荒,生產力不升反降。
【大公報訊】特朗普政府稱,突襲現代汽車的電池工廠是因為其中的工人「沒有合法身份」,但未公布具體細節。消息人士9日透露,被捕人員還包括3名日本人。日媒指出,此次事件表明特朗普政府的移民執法行動連進駐美國的大型企業也不放過,凸顯在美國進行商業活動的風險。律所HSF Kramer美國移民業務負責人鄧恩說:「客戶們正不斷給我們發郵件,問他們是否也面臨風險。他們問公司總部是否需要擔心、美國區經理是否有風險,還擔心在美持僱主擔保工作簽證的外籍員工會不會成為特朗普政府的打擊對象。」
總部位於亞特蘭大的移民事務律所Kuck Baxter創辦合夥人庫克是4名被捕韓國公民的代理律師。他表示:「周六(6日)還有兩位企業客戶打電話給我─他們是在美國擁有大型設施的外國投資者─詢問如果美國移民執法人員到他們的工廠,他們該如何應對。」DGA Group國際貿易顧問、前美韓商務委員會主席奧弗比表示,一些大型外企已暫停部分赴美差旅。她指出,數百名韓國工人「像罪犯一樣」被抓捕的畫面令人震驚,這些照片和視頻不僅在韓國傳播,也影響了日本和其他在美國有大量投資的貿易夥伴。
美韓投資協議陷僵局
遭到突擊搜查的電池工廠是特朗普政府「推動製造業回流」計劃的一部分。庫克稱,被抓捕的許多韓國公民是工程師和設備安裝工,原本計劃在美國的工廠從事高度專業化的工作。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為此次行動辯解稱,外企應該在美國培訓工人。但庫克指出,沒有任何一家美國工廠能生產現代汽車電池工廠所需的機器,韓國人不得不到現場安裝或維修這些機器。如果要在美國培訓工人從事相關工作,需要花費3至5年時間。
韓媒稱,該電池工廠原計劃今年下半年開始生產,但現已決定將投產時間推遲至明年,現代汽車及其子公司起亞汽車在美生產電動汽車的計劃也受到影響。對現代汽車、三星集團、SK集團等14家在美設廠的主要韓企的調查顯示,近六成受訪企業考慮調整在美項目,16.7%正在重審對美投資。
此次事件還令美韓貿易協議中,韓國向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的條款蒙上陰影。韓國總統府政策室主任金容范9日表示,美方提出的草案與美日兩國簽署的5500億美元投資協議類似,但韓國無法接受相同條件,原因在於韓日經濟體量不同,且韓國外匯市場可能受到衝擊。金容范稱,若無法彌合分歧,韓方幫助美國振興造船業的項目將難以推進。
移民出走 建築業缺人
美媒指出,特朗普政府打壓移民的政策與「推動製造業回流」計劃相互矛盾。據《衛報》統計,特朗普政府已在移民執法行動中抓捕約20萬人。今年1月至7月,超過120萬移民從美國勞動力市場消失。特朗普施壓各國企業赴美設廠之際,美國建築行業卻因為移民的離開出現用工荒。據報道,美國約30%的建築工人是移民。由於聯邦執法人員到處抓人,得州等地的很多建築工地被迫停擺。美國總承包商協會稱,全美約一半大都會地區的建築業從業人數正在減少。
美國農業和食品加工業亦受到嚴重衝擊,進一步推高食品雜貨價格。美國農業、漁業和林業從業者中,多達45%是移民。今年收穫季人手短缺,大量農作物無人收穫。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