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低吸跌下來的龍頭/黃子祥

時間:2017-12-13 03:15:39來源:大公網

  過去兩周,大市終於出現今年以來最像樣的一次調整。恒指由11月22日最高的30199點,跌到上周四最低的28134點。十二個交易日共回落了2065點,跌幅6.8%,不算驚慌。不過,多隻藍籌龍頭跌幅超過二成,卻是今年最深的一次回落。如果我們相信明年大市繼續慢牛的話,近期跌下來的龍頭股不可放過吸納機會。一旦明年恒指創出新高,這些龍頭股可望帶來至少兩成的回報。    

  雖然這次大市回落在預期之中,但跌速還是急了一些,這也是港股投資者要習以為常的變化。當港股市場變得愈來愈受內地資金影響時,就更加需要去認識和掌握內地資金的一些運作規律。比如說,內地資金喜歡的高槓桿特性,就容易加大巿場波動:市場升時易升過頭;市場下跌時也容易跌過頭。    

  除了高槓桿,內地資金亦容易受政策變化影響。過去兩年的歲末,監管部門都有一些金融去槓桿的政策推出,並導致2015、2016兩年的十二月大市錄得下跌。今年的情況一樣,監管部門在11月中旬出台了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該文件被市場理解為出台新一輪的去槓桿。

  在貨幣政策收緊的預期下,A股首當其衝,由高位回落,市場年初以來熱捧的白馬股,無一例外地下跌了一至兩成。然後到上個月底波及港股,跌幅、跌法跟A股相近。

  筆者相信,在內地金融系統未完善前,投資者對每年的十二月,都要特別謹慎。今年吸取了過去兩年的教訓,在十一月下旬就開始減低倉位,轉向防守。所以當上周出現狂風暴雨時,筆者可以主動一點布局。    

  這次大市跌浪,以手機硬件股龍頭跌幅為最,超過三成,其次是iPhone產業鏈龍頭,跌幅26.5%;汽車製造業龍頭下跌了20.5%,科網和內險龍頭的跌幅一樣,都是17%。

  假如2018年的市場創新高,這些龍頭全部都是恒指成份股,加上盈利至少有三成以上的增長,股價跟着創新高的可能性很大。

  雖然這是一種比較被動的投資方法,但確定性很高,加上回報跟投資者買入恒指ETF一樣,甚至更高,值得一試。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