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即將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此舉不啻一顆「重磅炸彈」,擊碎了中東脆弱的和平,也勢將點燃巴以衝突的戰火。聖城耶路撒冷命運多舛,見證過中東所有戰戰和和的風雨,如今勢難逃「多米諾骨牌」被推倒後的災禍。
「耶城」,是中東地區衝突的縮影。巴以雙方均把耶路撒冷視為首都,尊為「聖城」,其地位及歸屬一直是巴以衝突最敏感的問題。一九四七年,聯合國將耶路撒冷定義為「國際城市」。但一年後,以色列宣布獨立,耶路撒冷被分割為東、西兩部分,由約旦和以色列分別控制。一九六七年六日戰爭後,以佔領東耶路撒冷,自此開始控制整個耶城。但巴勒斯坦人依然把東耶路撒冷視為首都,國際社會也從未承認以控制耶城的合法性。即使以方於一九八○年通過法令,宣布耶路撒冷為以色列不可分割的首都,國際社會也未妥協,聯合國隨即通過決議,譴責以吞併東耶路撒冷,指責其違反國際法。
正是基於這一國際共識,全世界無一國在耶城設使館,個別先前設使館的國家,後來也及時修正。美歷任總統對此均十分謹慎,一直維持使館設在特拉維夫的現狀。以方曾在一九八九年在耶城專門為美建館闢出土地,但美並未接受,一直空置至今。
特朗普的任性,打破了國際社會七十年的共識,廢棄了美長期秉持的慣例,不僅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而且在全世界招致所有國家的猛烈抨擊。唯一為特朗普「點讚」的是以色列,視特朗普為敢於直面挑戰英雄。但巴勒斯坦領導人則明確表示,此舉違反了國際法,將嚴重打擊和平希望。巴解組織警告,如果特朗普真的將使館遷到耶路撒冷,巴以間的所有協議將被廢除。巴以衝突在所難免,中東乃至整個世界將陷入新的動盪。
為耶城「正名」,只是特朗普中東新政的一部分。特朗普正在調整奧巴馬政策,準備下一盤「大棋」。
自特朗普上台後,美已進入以「美國優先」為標誌的「特朗普時代」。就美中東戰略而言,特朗普正在作以下調整:一是改變奧巴馬戰略收縮策略,回歸美傳統中東政策,確立中東在美外交格局中的核心地位,重塑美地區影響力;二是修補、強化與地區盟友的關係,特別是重建奧巴馬執政時陷入僵局的與以色列及沙特的關係;三是摒棄以民主、人權為特徵的人道主義干預,通過培育、扶持「代理人」,與伊朗、俄羅斯等對手展開地緣政治爭奪。
特朗普重新布局中東,是在下一盤「險棋」。稍有不慎,就會引發一場大危機,中東流沙,變幻莫測,隨時可能成為埋葬美國的墳墓。